Re: [閒聊] 衛福部設定的過重指標
看板FITNESS (健身/體適能)作者watanabekun (ナベP)時間1年前 (2023/02/06 13:56)推噓34(34推 0噓 59→)留言93則, 21人參與討論串2/4 (看更多)
推
02/06 01:37,
02/06 01:37
→
02/06 01:37,
02/06 01:37
→
02/06 01:40,
02/06 01:40
→
02/06 01:40,
02/06 01:40
→
02/06 01:41,
02/06 01:41
推
02/06 01:44,
02/06 01:44
→
02/06 01:45,
02/06 01:45
推
02/06 07:48,
02/06 07:48
→
02/06 07:50,
02/06 07:50
→
02/06 07:51,
02/06 07:51
→
02/06 07:53,
02/06 07:53
推
02/06 11:55,
02/06 11:55
→
02/06 11:57,
02/06 11:57
→
02/06 11:57,
02/06 11:57
→
02/06 11:58,
02/06 11:58
身為一個喜歡基於事實就事論事 & 心眼很小被戳了就想回嘴的人
我們就來看看國人蛋白質攝取不足到底是不是個假議題
算術平均數可能無法反應群體的實際狀況 (可能被極端值影響) 這點我完全同意
然而國健署公布的報告上也不是只有列算術平均數 (雖然它幾乎是以平均值在做論述)
https://www.hpa.gov.tw/File/Attach/15562/File_18775.pdf
請看到檔案第67至78頁,年齡分組的「全體國人每人一日營養素攝取狀況」
這系列表格裡面就有寫中位數。
(中位數就是資料中數值由高排到低,剛好位於中間50%處的那筆資料的數值)
https://i.imgur.com/QRsvhp4.png
確實中位數比算術平均數低一點,所以整體人口的營養攝取量被一些暴食族群拉高的
狀況是存在的。然而數值也只拉高了10%左右,而青壯年人口的蛋白質攝取量仍達到官方
營養指引低標的160%以上。
結論是我們依然能說:蛋白質攝取不足這件事對多數國人來說都是個假議題。
順道提幾個表上比較有趣的數字:
1. 國人的熱量攝取竟然意外的沒有超過指引建議很多!?
青壯年和中年分別有一個100%跟99%的數字,但為什麼國內滿街都是過重或肥胖的人?
→ 請注意100%跟99%是 "適度活動量" 者的建議攝取量
114%則是 "稍低活動量"者的每日熱量建議攝取量
然而看一下官方資料對活動量的定義,你可能會雙膝一軟
https://i.imgur.com/T0MvEUE.png
在座你各位如果一天有兩小時時間需要步行 (=6-8公里/日 = 8千-1萬步/日)
你就可以說自己有著"稍低"活動量 :)
然後大家每天平均攝取的熱量還是比消耗多了14%...... 當然都會轉成脂肪
以國人實際活動狀況可能都比"低活動量"更低的狀態下,滿街胖子的結果是可預見的
2. 因為國人平均乳品攝取量少 (非戰之罪啊,牛奶跟豆漿一樣便宜的話我也想每天喝..)
所以不意外的有著低於建議的維生素D和鈣質攝取量
加上靜態生活模式,高齡長輩的骨質疏鬆問題非常普遍
3. 傳統華人飲食的全穀類攝取少,導致國人的膳食纖維攝取偏低
雖然在兒童青少年、初老族群兩塊好像在近年有增加攝取的傾向
但中壯年人口似乎沒什麼明顯改善
https://i.imgur.com/lPP7Tm8.png
希望各位板友在有巨量營養素均衡攝取的概念下,也別忘了膳食纖維(全榖)的重要性
(這部分跟腸道健康有點關係,低纖飲食印象中是會提高大腸直腸癌風險的)
(飲食的纖維高低和餐後的血糖昇勢也有關聯,普遍來說高纖食物有較低的GI值,或許
也和糖尿病的風險相關... 但我還需要翻文獻仔細查證一下)
準備去看診了,今天跟大家分享到此 :)
--
眾多星辰離開黑暗,悄悄地消失。
閃耀天際的星辰啊,為他們開啟道路!遍布於世間的精靈啊,引導他們前進!
火炎啊,成為他們的指示燈,讓他們可以看清楚方向。 雷啊,為他們照亮道路,
水啊,請清洗他們的靈魂,讓他們的罪可以得到救贖。 讓他們不會迷途。
地啊,請溫柔地守護他們的亡骸,讓我們不要忘掉逝去的人。 From 幻想水滸傳 III
風啊,乘著我們的聲音,告訴他們,他們永遠都會留在我們的心裡。 ~命運的繼承者~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203.8.4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FITNESS/M.1675662973.A.377.html
※ 編輯: watanabekun (203.203.8.43 臺灣), 02/06/2023 13:57:37
推
02/06 14:43,
1年前
, 1F
02/06 14:43, 1F
推
02/06 15:45,
1年前
, 2F
02/06 15:45, 2F
→
02/06 15:46,
1年前
, 3F
02/06 15:46, 3F
→
02/06 15:46,
1年前
, 4F
02/06 15:46, 4F
推
02/06 15:47,
1年前
, 5F
02/06 15:47, 5F
推
02/06 16:05,
1年前
, 6F
02/06 16:05, 6F
→
02/06 16:06,
1年前
, 7F
02/06 16:06, 7F
→
02/06 16:08,
1年前
, 8F
02/06 16:08, 8F
→
02/06 16:09,
1年前
, 9F
02/06 16:09, 9F
您推測的方向是正確的。五穀根莖類、奶類每份應該也都有對應的蛋白質克數
所以前一篇引用的分析才會提到:
"雖然蛋豆魚肉類攝取超標,但因奶類攝取較少所以無蛋白過量的疑慮"
不過植物性蛋白會有吸收率的問題,米飯、豆製品可能都是吃1克吸收0.5克而已
(剩下的有些被腸內菌拿去用,有些給馬桶接收)
推
02/06 16:14,
1年前
, 10F
02/06 16:14, 10F
→
02/06 16:17,
1年前
, 11F
02/06 16:17, 11F
推
02/06 16:26,
1年前
, 12F
02/06 16:26, 12F
推
02/06 17:28,
1年前
, 13F
02/06 17:28, 13F
推
02/06 17:29,
1年前
, 14F
02/06 17:29, 14F
超商的包料麵包真的沒有一個不胖的,小7麵包我只買藍莓貝果、金立方跟草莓夾心吐司
推
02/06 17:42,
1年前
, 15F
02/06 17:42, 15F
推
02/06 18:57,
1年前
, 16F
02/06 18:57, 16F
→
02/06 18:57,
1年前
, 17F
02/06 18:57, 17F
其實那個0.8g/kg/day的標準本身已經是考慮過吸收率而得出的數字了
詳細計算方法請看
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4248&pid=12285
之中蛋白值那篇的5-6頁,重點節錄如下:
https://i.imgur.com/45O4jtT.png
推
02/06 19:06,
1年前
, 18F
02/06 19:06, 18F
還有 40 則推文
還有 4 段內文
→
02/09 16:22,
1年前
, 59F
02/09 16:22, 59F
→
02/09 16:22,
1年前
, 60F
02/09 16:22, 60F
→
02/09 16:23,
1年前
, 61F
02/09 16:23, 61F
→
02/09 16:23,
1年前
, 62F
02/09 16:23, 62F
我對重訓者的營養學涉獵不深不便評論,不過在運動營養學的書籍上確實讀過有體重限制
的運動員要同時增肌確實有更高的蛋白質基準
https://i.imgur.com/WpD20H3.jpeg
攝自Nancy Clark運動營養指南(第二版)中譯本7-4
可以看到除了特殊體重規劃的最後一個族群外其他的建議攝取量沒有一個過2g/kg/day
然而選手備賽期的飲食方式是一回事,活動量小的一般人或輕度運動者又是一回事。
國家級的飲食建議指南推行的都是「大眾能遵循終生的飲食方式」
其精神並不會鼓勵一般人設定出特殊的「減重期」然後在期間內特別吃怎樣的菜單。
你決定好怎麼吃,從今而後就是這麼吃。
當你吃的正確,必然反應在體重上。雖然幅度或許沒那麼驚人,但變化一定會發生。
推
02/09 16:58,
1年前
, 63F
02/09 16:58, 63F
→
02/09 16:59,
1年前
, 64F
02/09 16:59, 64F
推
02/09 17:01,
1年前
, 65F
02/09 17:01, 65F
推
02/09 17:18,
1年前
, 66F
02/09 17:18, 66F
→
02/09 17:19,
1年前
, 67F
02/09 17:19, 67F
→
02/09 17:19,
1年前
, 68F
02/09 17:19, 68F
沒有專業背景的人有個問題是不會分研究的類型(Cohort study, RCT, Meta analysis)等
跟研究的品質,不是所有研究的結果都能演繹成該遵行的真理。
不然我們可能會有一百種互相打架的「真理」同時存在。
營養學實驗常常受到的質疑是實驗的時間長度和觀察期都不夠,樣本數也偏小。
(重磅的醫學流病研究常常是抓幾萬人規模的資料庫,觀察期間可能數年到幾十年)
要多高的蛋白比例會確實對腎臟造成壓力或傷害至今還是個未定論的議題沒錯,但在高蛋
白有明顯的邊際效應,好處又不是那麼顯著時,基於不傷害原則我會給出保守一點的建議
對於運動習慣未知的大眾更是如此。
減脂增肌機會年年有,也不急於一時,腎元死了就是死了,錢跟時間都換不回來。
推
02/10 00:53,
1年前
, 69F
02/10 00:53, 69F
→
02/10 00:54,
1年前
, 70F
02/10 00:54, 70F
→
02/10 00:54,
1年前
, 71F
02/10 00:54, 71F
腎臟功能損害到什麼程度應該換成低蛋白飲食其實是有明確定義的,是慢性腎病第三期以
後才會建議低蛋白飲食。(尤其是3B後才比較嚴格)
確實是40歲以上中年人(尤其伴隨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的)比較好發。
雖然說整體盛行率在之前的統計有7%左右,但應當是其中在中老年人。青壯年者相對少。
※ 編輯: watanabekun (203.203.8.43 臺灣), 02/10/2023 02:02:56
推
02/10 10:18,
1年前
, 72F
02/10 10:18, 72F
→
02/10 10:19,
1年前
, 73F
02/10 10:19, 73F
推
02/10 10:21,
1年前
, 74F
02/10 10:21, 74F
推
02/11 01:29,
1年前
, 75F
02/11 01:29, 75F
→
02/11 01:30,
1年前
, 76F
02/11 01:30, 76F
→
02/11 01:31,
1年前
, 77F
02/11 01:31, 77F
→
02/11 01:32,
1年前
, 78F
02/11 01:32, 78F
→
02/11 01:32,
1年前
, 79F
02/11 01:32, 79F
→
02/11 01:34,
1年前
, 80F
02/11 01:34, 80F
→
02/11 01:35,
1年前
, 81F
02/11 01:35, 81F
您可能誤讀我文意了。我是指連結那篇PTT文章作者的文獻評讀能力我不是很有信心...
科學研究的一個核心價值是可再現性,一個團隊做出有別於現在主流常識的結果後,等到
其他研究者也做出類似方向的數據佐證前,我個人一向傾向保守。
(單一研究做出跟已知狀況相異的結果,但Meta analysis跑下去沒有差異的例子太多了)
推
02/11 14:15,
1年前
, 82F
02/11 14:15, 82F
→
02/11 14:15,
1年前
, 83F
02/11 14:15, 83F
→
02/11 14:16,
1年前
, 84F
02/11 14:16, 84F
推
02/12 18:40,
1年前
, 85F
02/12 18:40, 85F
→
02/12 18:41,
1年前
, 86F
02/12 18:41, 86F
→
02/12 18:41,
1年前
, 87F
02/12 18:41, 87F
→
02/12 18:41,
1年前
, 88F
02/12 18:41, 88F
推
02/12 18:47,
1年前
, 89F
02/12 18:47, 89F
→
02/12 18:47,
1年前
, 90F
02/12 18:47, 90F
→
02/12 18:47,
1年前
, 91F
02/12 18:47, 91F
→
02/12 18:47,
1年前
, 92F
02/12 18:47, 92F
→
02/12 18:47,
1年前
, 93F
02/12 18:47, 93F
※ 編輯: watanabekun (203.203.8.43 臺灣), 02/14/2023 14:32:21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FITNESS 近期熱門文章
15
37
PTT消費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