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慢跑下腹痛
以下是我的通識課 運動與健康 的上課內容
我把他貼上來給大家參考
運動中的側腹痛
‧ 是體育活動中較為常見的一種症狀
‧ 好發生在初次運動、偶而運動或停止練習已久,
又重新開始劇烈運動者身上
‧ 在中長跑、馬拉松、競走、自行車和足球、籃球
發生率較高
‧ 大多在安靜時不疼,運動時才出現
‧ 而疼痛程度往往與運動量的大小,運動強度、運
動速度等因素成正比
側腹痛發生原因(一)
‧ 缺乏身體活動、體能水準較低或精神緊張者
– 運動時身體的血液會作大幅度的重新分配,體能
狀況不佳或緊張者在從事運動,由於缺乏身體活
動的經驗又無法控制運動的速度,使得內臟器官
中的功能和血液循環都還沒有提高到應有的速
度,就增加了運動的強度,造成身體
器官的不適
– 尤其是心肺功能趕不上肌肉工作的需要,造成呼
吸肌換氣不足,造成疼痛。
側腹痛發生原因(二)
‧ 未做準備運動
– 運動前準備運動做得不充分
– 開始運動的速度過快。使得內臟器官功能還沒有提高
到應有的活動水準就加大了運動強度
– 特別是心肌力量較差時,心臟跳動尚未調整,影響靜
脈血回流到心臟的血量,下腔靜脈壓力上升,肝靜脈
回流受阻,從而引起肝脾充血腫脹,增加肝臟、脾臟
被膜的張力,使得被膜上的神經受到牽扯,發生疼
痛,其疼痛性質屬於脹痛或牽扯性疼痛
– 肝臟的疼痛發生在右側上腹,脾臟則發生在左上腹。
側腹痛發生原因(三)
‧ 呼吸與動作節奏配合不良
– 人體主要的呼吸肌是橫膈膜和肋間肌
– 運動中未注意呼吸節奏與動作的協調,未注意
加深呼吸,以致呼吸肌活動紊亂,呼吸急促且
短淺,呼吸肌收縮不協調,又過於頻繁,使得
呼吸肌發生痙攣或細微損傷
– 疼痛性質多為銳痛
– 與呼吸活動有關,患者往往不敢做深呼吸。疼
痛部位以側腹部較多見。
側腹痛發生原因(四)
‧ 飲食不當
– 如飯後未待食物消化過早參加運動,運動前吃得過
飽、喝水過多,空腹鍛練(胃酸或冷空氣對胃的刺激)
等,都可引起胃痙攣
– 疼痛部位通常位於左上腹部。運動前吃了容易排氣或
難消化的食物(如豆類、薯類、韭菜、牛肉等),會引
起腸蠕動增加或痙攣
– 疼痛部位在肚臍周圍
– 存留在腸中的糞便刺激也可引起腸痙攣,其疼痛位置
多位於左下腹部。
側腹痛發生原因(五)
‧ 腹腔內、外疾病
– 腹腔內疾患以肝炎、膽道疾病(如膽囊炎、
膽石症、膽道蛔蟲症等)、消化道潰瘍、慢
性闌尾炎、腸道寄生蟲病(以蛔蟲最多)
– 腹腔外疾病以腹肌痙攣、腹直肌慢性損傷
等為主
側腹痛處理方式
‧ 運動中發生腹痛時
– 即應減慢運動速度和降低運動強度
– 一般情況下,只要調整呼吸和運動的節奏、加
深呼吸(或作深呼吸)、用手按壓住疼痛部位
或彎著腰跑一段距離,疼痛即可減輕,甚至消
失
– 如果無效,或疼痛反而加重,就應停止運動
– 做手臂向後向上的背伸動作以拉長腹肌,或進
行腹部熱敷
– 如上述措施均不見效,就應請醫生診治
側腹痛預防方法
1..要加強體適能,提高身體的生理機能。
2.合理的飲食安排
.. 飯後須經過一定時間(一‧五小時以上)休息後再進行較劇
烈的身體活動,運動前不宜過飽或過餓,也不要飲用過多
的飲料,不吃難以消化的食物。
3.運動前要充分做好準備活動
.. 適當的運動強度,運動中注意調整好呼吸節律,中長跑時
要合理分配速度,先慢後快,最後再以慢跑結束。
4及早就醫檢查
對於各種慢性疾病引起的腹痛,應確認診治,徹底治療。在
疾病未痊癒之前,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身體活動。
資料來源:成功大學 林麗娟教授
我總結一下好了
簡單來說就是循序漸進 慢慢加強體能
不要做出超出負荷代多的事情
飲食作息正常規律 做運動不要太餓或太飽
保持順暢呼吸
熱身
以上
--
http://www.wretch.cc/blog/ppttt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6.104.169
※ 編輯: jason8936 來自: 140.116.104.169 (05/23 12:36)
推
05/23 12:44, , 1F
05/23 12:44, 1F
推
05/23 12:48, , 2F
05/23 12:48, 2F
→
05/23 15:07, , 3F
05/23 15:07, 3F
推
05/23 18:14, , 4F
05/23 18:14, 4F
推
05/24 13:30, , 5F
05/24 13:30, 5F
推
05/24 14:22, , 6F
05/24 14:22, 6F
推
05/24 19:50, , 7F
05/24 19:50, 7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MuscleBeach 近期熱門文章
PTT消費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