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練背到底要不要沉肩==

看板MuscleBeach (健身)作者 (台中彭于晏)時間1月前 (2025/10/01 15:48), 1月前編輯推噓29(29053)
留言82則, 34人參與, 3周前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最近回歸 然後剛好看到這兩部對岸的影片 都是蠻有人氣的博主 他們同時都講到同一點 大部分人練不寬是大部分沒練到背闊肌 結果兩個得出完全不一樣的結論 https://youtu.be/nDKJDSQnB_k?si=mdBmk1xB1tjodg5I
卓叔:不要後收下壓,平舖肩胛骨,背闊才有感受度 https://youtu.be/oQqgPItWWHE?si=iszAxTLx8tquV1u3
Gandy:因為你沒有沉肩,所以都是上背先發力,練不到背闊 WTF 大家到底練背會不會沉肩(後收下壓)啊 我之前也聽過一種說法是不用刻意沉,才有最大的行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9.12.248.3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uscleBeach/M.1759304889.A.36E.html

10/01 16:01, 1月前 , 1F
可是我大圓肌也沒變特別大啊 所以是練到哪裡 QQ
10/01 16:01, 1F
斜方吧 瘋狂聳肩XDDD

10/01 16:04, 1月前 , 2F
手吧
10/01 16:04, 2F
※ 編輯: ss61512tw (39.12.248.34 臺灣), 10/01/2025 16:15:04

10/01 16:22, 1月前 , 3F
不清楚 背闊很大一條 拉的時候沉 然後離心的時候鬆開
10/01 16:22, 3F

10/01 16:22, 1月前 , 4F
拉到最緊 放到最開 讓行程最大化 也不用刻意執行 但是
10/01 16:22, 4F

10/01 16:22, 1月前 , 5F
做一半行程比較舒服 全鬆要拉超費力
10/01 16:22, 5F

10/01 16:25, 1月前 , 6F
我會注意背的感受度 還有不要聳肩 倒是沒刻意沉肩
10/01 16:25, 6F

10/01 16:25, 1月前 , 7F
你可以試試沉肩跟不沉 背的感受度有沒有明顯差異
10/01 16:25, 7F

10/01 16:29, 1月前 , 8F
背練大=/=背闊練大吧
10/01 16:29, 8F

10/01 16:29, 1月前 , 9F
以前都正握 現在幾乎都對握 練厚度也練二頭
10/01 16:29, 9F

10/01 16:33, 1月前 , 10F
不過背闊應該是手越彎出力越多 而整個手直的時候幾乎都
10/01 16:33, 10F

10/01 16:33, 1月前 , 11F
手臂和肩膀
10/01 16:33, 11F

10/01 17:06, 1月前 , 12F
練背不用 斜方本來就是背的一部分
10/01 17:06, 12F

10/01 17:20, 1月前 , 13F
"不要後收"是叫你肩胛骨不要往後(中間)夾。
10/01 17:20, 13F

10/01 17:23, 1月前 , 14F
肩頰骨活動很正常的人就不需要給這個hint 了 穩定好
10/01 17:23, 14F

10/01 17:23, 1月前 , 15F
不要亂飄就好 一般是拿來給有問題的人的一個提示 但
10/01 17:23, 15F

10/01 17:23, 1月前 , 16F
也不是很好用就是了
10/01 17:23, 16F

10/01 18:48, 1月前 , 17F
手肘往下划往後划的等效力矩越大越好
10/01 18:48, 17F

10/01 18:48, 1月前 , 18F
對握+1 總覺得對握拉起來比較舒服
10/01 18:48, 18F

10/01 19:19, 1月前 , 19F
背夾住 你怎麼往前放到全部行程
10/01 19:19, 19F

10/01 19:32, 1月前 , 20F
一個講離心要放開 一個講向心要下沉
10/01 19:32, 20F

10/01 19:32, 1月前 , 21F
兩個都對
10/01 19:32, 21F

10/01 19:52, 1月前 , 22F
我的斜方肌很壯
10/01 19:52, 22F

10/01 21:31, 1月前 , 23F
以前會收,現在不會,因為要重新找回肩關節活動度
10/01 21:31, 23F

10/01 22:35, 1月前 , 24F
認真回:新手要「特別」沉肩,不然會只練到手和上背
10/01 22:35, 24F

10/01 22:36, 1月前 , 25F
說不用的通常都是老手,沉肩這個行為已經完美融合進
10/01 22:36, 25F

10/01 22:36, 1月前 , 26F
他們的整體動作之中
10/01 22:36, 26F

10/01 23:03, 1月前 , 27F
不需要收,正常放鬆肩膀就可以了
10/01 23:03, 27F

10/01 23:06, 1月前 , 28F
我比較好奇聳肩要怎拉== 聳肩不是要特別出力才可以聳嗎
10/01 23:06, 28F

10/01 23:25, 1月前 , 29F
有時候器材高度沒調好 會呈現聳肩的狀態
10/01 23:25, 29F

10/02 00:21, 1月前 , 30F
就tips的講法目的不同而已…因為為了延伸rom,有時
10/02 00:21, 30F

10/02 00:21, 1月前 , 31F
候會想在離峰多做抬肩,或頂峰多做收夾動作,讓肩
10/02 00:21, 31F

10/02 00:21, 1月前 , 32F
肱節律偏離,但是行程回來的時候節律總之還是要控
10/02 00:21, 32F

10/02 00:21, 1月前 , 33F
制回來,問題只是看你哪一段的控制有哪個方向上的
10/02 00:21, 33F

10/02 00:21, 1月前 , 34F
障礙,會有不同的提示講法而已
10/02 00:21, 34F

10/02 00:26, 1月前 , 35F
我比較好奇是下拉回放的時候,要整個回放上去,這時候
10/02 00:26, 35F

10/02 00:26, 1月前 , 36F
身體呈現是整個拉長的
10/02 00:26, 36F

10/02 00:26, 1月前 , 37F
還是下拉回放的時候不要全部放回去
10/02 00:26, 37F

10/02 00:33, 1月前 , 38F
我會全部放回去 肌肉的拉伸度和感受度都比較好 但因為行程
10/02 00:33, 38F

10/02 00:33, 1月前 , 39F
比較長 次數重量都會少一點 尤其滑輪下拉
10/02 00:33, 39F

10/02 00:50, 1月前 , 40F
換角度想 下拉動作放回的時候(避開手臂死直) 肩被帶動的狀
10/02 00:50, 40F

10/02 00:50, 1月前 , 41F
狀 有人因為這樣讓斜方肌過度運作的嗎 除了某些姿勢不良
10/02 00:50, 41F

10/02 00:52, 1月前 , 42F
如果不會的話 加長(一點)行程應該是可以的吧
10/02 00:52, 42F

10/02 00:58, 1月前 , 43F
下拉 應該 不會練到上斜方吧
10/02 00:58, 43F

10/02 01:00, 1月前 , 44F
放回應該是你下一組要向心 要重新穩定肩胛 新手比較難
10/02 01:00, 44F

10/02 07:35, 1月前 , 45F
看練大小圓?中下斜方還是背闊?然後用動作詮釋肌肉功能
10/02 07:35, 45F

10/02 07:38, 1月前 , 46F
肩胛上下迴旋(大小圓)內收(中下斜)肩屈伸(背闊)
10/02 07:38, 46F

10/02 09:40, 1月前 , 47F
剛剛看了一下,沒衝突吧!卓叔不是也有提老手已經會穩
10/02 09:40, 47F

10/02 09:41, 1月前 , 48F
定肩胛,所以不需要刻意收。
10/02 09:41, 48F

10/02 09:42, 1月前 , 49F
而Gandy提的就是新手常犯錯誤,沒有去穩定肩胛,所以
10/02 09:42, 49F

10/02 09:42, 1月前 , 50F
沒練到背闊
10/02 09:42, 50F

10/02 09:43, 1月前 , 51F
重點不是就是放在,你要練背闊的話,肩胛要穩定住
10/02 09:43, 51F

10/02 11:12, 1月前 , 52F
影片看多我也有發現,有些講的沉肩是指穩定肩胛,有的是
10/02 11:12, 52F

10/02 11:12, 1月前 , 53F
單指夾背。
10/02 11:12, 53F

10/02 14:35, 1月前 , 54F
其實只是個cue而已
10/02 14:35, 54F

10/02 15:44, 1月前 , 55F
讓肩胛骨好好活動 符合肩肱節律才是重點
10/02 15:44, 55F

10/02 15:46, 1月前 , 56F
下拉回去時整個放上去啊 讓肩胛骨完整的做上旋 除非有
10/02 15:46, 56F

10/02 15:46, 1月前 , 57F
特定目啦
10/02 15:46, 57F

10/02 16:48, 1月前 , 58F
兩種都對 只是新手比較難做到全部放回去再重新穩就容
10/02 16:48, 58F

10/02 16:48, 1月前 , 59F
易聳肩 我自己剛開始去萵苣時也是這樣 後來看鏡子跟
10/02 16:48, 59F

10/02 16:48, 1月前 , 60F
錄影才發現問題
10/02 16:48, 60F

10/02 17:23, 1月前 , 61F
滑輪下拉的話,離心放到最長肩胛自然會轉上去,向心就把他
10/02 17:23, 61F

10/02 17:23, 1月前 , 62F
收下來
10/02 17:23, 62F

10/02 21:32, 1月前 , 63F
樓上5566哥說的完全正確
10/02 21:32, 63F

10/03 12:06, 4周前 , 64F
我自己也沒全部放回去,控制不易,而且如果控制不好還
10/03 12:06, 64F

10/03 12:06, 4周前 , 65F
容易受傷,慢放到可以控制的最長距離我覺得就可以
10/03 12:06, 65F

10/03 14:09, 4周前 , 66F
有動作的熟練度 才有動作的活動度
10/03 14:09, 66F

10/03 14:43, 4周前 , 67F
受眾不同而已,兩個都算對
10/03 14:43, 67F

10/03 14:47, 4周前 , 68F
對於還在建立神經連結的階段,
10/03 14:47, 68F

10/03 14:47, 4周前 , 69F
沉肩>拆解動作細節、專注目標肌群。
10/03 14:47, 69F

10/03 14:47, 4周前 , 70F
對於肌群已經有足夠的認知跟
10/03 14:47, 70F

10/03 14:47, 4周前 , 71F
mind muscle connection ,
10/03 14:47, 71F

10/03 14:47, 4周前 , 72F
不刻意收緊>讓肌群跟關節可以
10/03 14:47, 72F

10/03 14:47, 4周前 , 73F
有完整的軌跡跟自然的節律
10/03 14:47, 73F

10/03 14:49, 4周前 , 74F
再下一個階段就是自由轉換/運用
10/03 14:49, 74F

10/03 14:49, 4周前 , 75F
控制跟代償的訓練模式了。
10/03 14:49, 75F

10/03 14:51, 4周前 , 76F
有些肌群 or 動作需要控制、有些可以代償、
10/03 14:51, 76F

10/03 14:51, 4周前 , 77F
有些可以混合著練,這些都很個人化。
10/03 14:51, 77F

10/04 10:39, 4周前 , 78F
引體向上拉的多拉的強拉的標準就夠,沒在鳥它闊不闊懶
10/04 10:39, 78F

10/04 10:50, 4周前 , 79F
類李小龍翅膀背啥時練出的也不清楚,他本人也沒照影片練吧
10/04 10:50, 79F

10/04 21:58, 4周前 , 80F
洨海子才做選哲 兩種都練
10/04 21:58, 80F

10/05 20:02, 3周前 , 81F
脊椎的口訣是含胸拔背,再來才是沉肩墜肘,這樣學會了
10/05 20:02, 81F

10/05 20:02, 3周前 , 82F
10/05 20:02, 82F
文章代碼(AID): #1etDovDk (MuscleBeach)
文章代碼(AID): #1etDovDk (MuscleBea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