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不知道這能不能算解釋了所謂的易胖體質
我在引用其他網站資料時,有個文章我覺得似乎可以解釋什麼叫易胖體質,所以轉過來
給大家參考。
網址:http://www.cool3c.com/article/71576
先前許多研究指出,胖瘦可能不只與遺傳或生活習慣有關,而是與腸內細菌有關,有
些人腸內的細菌分布容易造成肥胖,有些則讓他們怎麼吃都不胖。那怎麼辦,可以交
換細菌嗎?華盛頓大學醫學中心的一項新研究結果顯示:有此可能。
研究者找來了 8 位志願者,分別是 4 對雙胞胎,而且都是一胖一瘦,其中有一對是
同卵雙胞胎,以雙胞胎作實驗除了能排除先天基因的影響,也確保生長環境差異性不
大,然後取得他們的腸道菌,把菌植入以無菌方式養大的小老鼠腸內。
結果一如預期,儘管每隻老鼠吃的東西都一樣,但得到胖子腸道菌的小老鼠怎麼吃怎
麼胖,得到瘦子腸道菌的則怎麼吃怎麼瘦。
接下來,研究者把小老鼠都放在同一籠,由於老鼠有吃老鼠屎的習性,所以老鼠們會
彼此分享腸道菌,那麼接下來應該老鼠都變成不胖不瘦?意外的結果發生了,實驗的
結果是:胖老鼠變瘦了,但瘦老鼠卻不會發胖,胖老鼠得到了瘦老鼠的腸道菌,但胖
老鼠的腸道菌卻不會影響瘦老鼠。
這是怎麼回事?這表示瘦老鼠腸道菌較多樣化,有胖老鼠沒有的菌,相對的,胖老鼠
腸內不是有特別的「胖菌」,而是菌種較少,所以才會造成單向影響的狀況。
先前有許多研究,顯示胖子的腸道菌種多樣性的確不如瘦子,所以這個實驗結果與先
前的研究吻合。但是研究者也發現,胖老鼠只有吃低脂、高纖維的食物時,才會得到
瘦老鼠的腸道菌,如果胖老鼠吃的是高脂、低纖維的食物,就沒有這種效果。
這項研究開啟了許多想像空間,在現行的醫學,在一些特殊情況,例如誤食過量抗生
素殺光了腸道菌,或是嚴重腹瀉拉掉了腸道菌,使腸道菌不平衡又導致下瀉不止,在
這種情況下,會請親友捐出大便,植入病人的腸內,以恢復腸道菌叢生態。
既然如此,那麼胖子是不是可以請瘦的朋友捐出大便,植入自己腸內?植大便大概健
保不會給付,為了省錢,或許只能學習勾踐的精神,勾踐為了復國去嘗夫差的大便,
現代人會不會為了變瘦而去植大便或嘗大便呢?
不過就算有這個勇氣,根據研究結果,也還得吃低脂、高纖維的食物,才會有用。
--
http://kbtalking.cool3c.com
鍵談坊是關於鍵盤、滑鼠、USB小物、生活上的小玩意以及
哈拉打屁的討論區(  ̄ c ̄)y▂ξ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16.254.36
→
09/26 10:10, , 1F
09/26 10:10, 1F
→
09/26 11:30, , 2F
09/26 11:30, 2F
實驗上是一樣的飲食,所以這應該算是體質問題吧。胖老鼠菌種較少,所以就這篇文
章來看,易胖體質是指菌種較少的問題,我不知道這樣理解文章OK不OK。
而要改善這種體質的具體作為,就是低脂高纖。
推
09/26 13:06, , 3F
09/26 13:06, 3F
→
09/26 15:12, , 4F
09/26 15:12, 4F
→
09/26 15:24, , 5F
09/26 15:24, 5F
※ 編輯: evilmask 來自: 122.116.254.36 (09/26 16:02)
→
09/26 17:56, , 6F
09/26 17:56, 6F
推
09/26 23:00, , 7F
09/26 23:00, 7F
推
09/26 23:02, , 8F
09/26 23:02, 8F
→
09/26 23:03, , 9F
09/26 23:03, 9F
→
09/28 09:08, , 10F
09/28 09:08, 10F
FITNESS 近期熱門文章
PTT消費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