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為什麼平價機械錶還有人買?
如果平價機械錶的日差大、動力儲存有限,且非透背無法欣賞機械運作,那除了錶廠設定
面盤可能有點差異外,是否選擇 Apple Watch 或一般石英錶更實用?
這是原有人發表於某卡平台的疑問,因為我覺得這問題其實也是挺有意思的,便寫了一篇
文章回覆。小弟錶齡不高,若有疏漏還望指正一二 :-)
[寫某卡的原因是我知道有些板的潛規則是不能明言其他平台,這裡可不可以我不確定。]
若不適合張貼於此,還望告知,可自 D。
以下是回覆的正文:
從實用角度來說,肯定是 Apple Watch 更好,它連不僅可以偵測心率,還有對講機!
不過在指定盤面功能後,有一些非得要挑選機械錶,而不是石英錶的理由。事實上我們也
可以觀察到市場確實存在一些「沒有鏤空」、「沒有背透」或任何能看到機械齒輪運作的
高價機械錶——甚至有的品牌從沒打什麼「手工溫度」的溫情牌。舉例來說,勞力士就是
一例——當然啦,最近是改背透出來。
從常理來想,會覺得這是個類似「桶中腦 (brain in the vat)」的問題——既然分不出
來裡面是不是機械機芯,那是不是用石英有差嗎?但其實並不完全是這樣的,尤其是在一
些錶盤下是非得挑選機械機芯。最主要的關鍵就在於使用發條與電池時,兩者所能提供的
動能存在差異;具體來說,就是使用發條能毫無顧忌地使用大量動能。以下就依動能需求
提出三個差異:
其一,指針:
如果仔細觀察機械錶與石英錶的指針差異,可以發現石英錶少有較粗的金屬指針;這是因
為推動粗指針需要更強的動力,而這會致使石英錶的電力快速耗盡,不便於使用。像是
Grand Seiko 石英錶那樣用指針的石英錶是相對少數的,低價石英錶通常都只能使用較細
的金屬指針或是塑膠指針。
其二,轉動盤:
喜歡使用較多轉動盤的盤面,也會面臨同樣的問題,因為轉動的盤面變多也會需要很多的
動力;好比說同時日期、星期與月相都不是用指針的錶幾乎都是機械錶。
其三,主動操作功能:
好比說計時、倒計時、鬧鐘這些功能,就會耗不少動能。尤其是倒計時跟鬧鐘這兩個功能
,如果要有一定音量的話,就只有機械錶可以選擇;石英錶會因基於續行考量,根本無法
提供太大的音量。而計時如果每天計時幾個小時,動能儲備也會消耗非常快,石英錶也是
會受不了,要很快換電池。
在低價位選錶時,上述的現象更為明顯。換言之,如果對於某些盤面設計有特殊偏好的話
,幾乎只有機械錶的選擇。而且即便是去挑選光動能,也很難克服多個轉動盤、倒計時跟
鬧鐘這幾個功能所需要的耗能問題。
就我個人來說,挑選錶的基本指南是挑選只有那種類型的機芯才能做到的功能最好。機械
錶挑有多轉動盤或主動操作功能的,例如百達翡麗的 5236P-010;石英錶挑有自動對時功
能的,例如卡西歐的 MRG-B5000B-1 或是星辰的 CC4074-61W。
此外還有些特殊選擇基準,好比說機械錶能接受的運行最低溫度程度比石英錶更低。下次
有閒情時,可以再寫一篇專文介紹各種動能考量外的選錶基準。
--
聽音樂都 wav
看影片都 avi
看圖檔都 bmp
拍張照都 raw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83.207.4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tch/M.1743050708.A.5FF.html
推
03/27 12:54,
3天前
, 1F
03/27 12:54, 1F
低價位錶都是低振頻的為主,看起來也是非常不滑順......
老實說我覺得跟石英錶沒什麼區別,而且沒剛好踩在線上,看了很難受......
不過你說的確實是一般人最直接想到的差異沒錯,是我漏了。
我晚點補上。
-- 2025, 03, 27 19:12 --
我想了想,我覺得這雖然是最常見的差異沒錯,
但這好像不是我本文以動能作為差異劃分所能得出的特點,
或者說我不確定這是不是基於動能的原因造成。
在板上我有找到 #1SVhkj3z 石英掃秒,以 Timefactors PRS-37 為例,其續航 2 年;
這與一般石英錶的換電池週期相當,有可能石英掃秒功能並不是基於耗電才少見的。
※ 編輯: Glamsight (111.83.207.45 臺灣), 03/27/2025 12:58:33
推
03/27 12:58,
3天前
, 2F
03/27 12:58, 2F
→
03/27 12:58,
3天前
, 3F
03/27 12:58, 3F
※ 編輯: Glamsight (111.83.207.45 臺灣), 03/27/2025 13:06:37
→
03/27 13:08,
3天前
, 4F
03/27 13:08, 4F
其實我覺得光動能的充電效率沒很好
我有支 CC4065-61Y,標榜續行 1.5 年。
但我發現如果有每天使用鬧鐘的話,可能只有半年左右續行。
查閱官方說明後,發現 1.5 年是自動對時 + 每天計時 1 小時......
然後我充又充不飽,如我在 #1dYujOWb 面臨的情況。
推
03/27 13:16,
3天前
, 5F
03/27 13:16, 5F
→
03/27 13:18,
3天前
, 6F
03/27 13:18, 6F
我看是滿多 21,600 的
不過 28,800 有很滑順嗎?
我晚點瞧瞧,沒有注意這點。
-- 2025, 03, 27 18:38 --
看起來差不多兩萬
這以那個板來說,似乎已經不是低價位了。
[當然,我知道以這裡來說算是低價位沒錯,但那裏應該算是平價偏高了。]
推
03/27 13:24,
3天前
, 7F
03/27 13:24, 7F
→
03/27 13:24,
3天前
, 8F
03/27 13:24, 8F
我只是隨意找個有代表特色的啦
那邊平價位大概就是 1 萬 或 2 萬以下吧
之前我看有個香港學生發的,預算大概 2.5 萬
從推文觀察,這似乎已經算是頗有預算了......
※ 編輯: Glamsight (111.83.207.45 臺灣), 03/27/2025 13:33:26
推
03/27 13:33,
3天前
, 9F
03/27 13:33, 9F
我想定義的話,是根據那個板的常見價位。
Seiko 5 Sports 這種價位都可能.....沒有很低......
據我觀察發現,那個地方從開板到現在,分享的錶價格有越來越低的趨勢。
本板的低價位放那裏似乎都挺高的......
→
03/27 13:33,
3天前
, 10F
03/27 13:33, 10F
居然 @@
我晚點再查一查
我當初這樣寫的原因是 GS 石英在各種 (非官方?) 宣傳時,主打之一就是那個針。
有主持人說特色就是一般推不動這種針,因為太重。
→
03/27 13:34,
3天前
, 11F
03/27 13:34, 11F
→
03/27 13:34,
3天前
, 12F
03/27 13:34, 12F
好吧 QAQ
※ 編輯: Glamsight (117.56.156.186 臺灣), 03/27/2025 13:49:41
→
03/27 13:56,
3天前
, 13F
03/27 13:56, 13F
→
03/27 13:57,
3天前
, 14F
03/27 13:57, 14F
→
03/27 13:57,
3天前
, 15F
03/27 13:57, 15F
→
03/27 13:59,
3天前
, 16F
03/27 13:59, 16F
→
03/27 13:59,
3天前
, 17F
03/27 13:59, 17F
→
03/27 14:00,
3天前
, 18F
03/27 14:00, 18F
→
03/27 14:00,
3天前
, 19F
03/27 14:00, 19F
→
03/27 14:01,
3天前
, 20F
03/27 14:01, 20F
本文的宗旨是在討論「既然分不出機芯,為何還要買機械錶,尤其是低價位?」這樣。
單純只考慮價格問題,或維護所費心思來說,選石英錶就好了?
本文是在說為何即便是低價位,還是有人去選機械錶。
至於您說買錶主觀這一點,確實如此;
故我以動能與錶盤功能這種能明確區分的,作為分析觀點。
大概是這樣 :-)
至於囉唆與否,就見仁見智吧?
因為寫這篇的原因也就只是「有趣」這種很主觀的原因。
※ 編輯: Glamsight (117.56.156.186 臺灣), 03/27/2025 14:13:36
推
03/27 14:15,
3天前
, 21F
03/27 14:15, 21F
→
03/27 14:24,
3天前
, 22F
03/27 14:24, 22F
→
03/27 14:24,
3天前
, 23F
03/27 14:24, 23F
→
03/27 14:24,
3天前
, 24F
03/27 14:24, 24F
推
03/27 14:43,
3天前
, 25F
03/27 14:43, 25F
推
03/27 14:46,
3天前
, 26F
03/27 14:46, 26F
如前面我於推文中補充的,在那邊 2.5 萬算是頗有預算。
雖然板的名稱是精品錶,但從近期的幾篇徵詢選錶意見來看,1--2 萬算平價;
低價位就是更低
不過有一個簡單的判斷基準
因為那邊是學生群 (?),可以當成誠品攤位會出現的價位即可;
Apple Watch 1.3 萬算不便宜,大概是這樣。
我是以常見到的給預算買錶做為基準往下推;
幾種錶之間的選擇文不算,這種文預算通常不低。
推
03/27 14:47,
3天前
, 27F
03/27 14:47, 27F
→
03/27 14:47,
3天前
, 28F
03/27 14:47, 28F
這倒是
※ 編輯: Glamsight (117.56.156.186 臺灣), 03/27/2025 15:29:24
還有 34 則推文
還有 18 段內文
哈哈,這樣說也是沒錯啦~~
但不會很好奇說,如果外表上分不出來的話,是哪個還真的有差嗎?這樣?
推
03/28 11:07,
2天前
, 63F
03/28 11:07, 63F
→
03/28 11:07,
2天前
, 64F
03/28 11:07, 64F
從持有成本來看,那倒是這樣沒錯。
推
03/28 11:26,
2天前
, 65F
03/28 11:26, 65F
→
03/28 11:26,
2天前
, 66F
03/28 11:26, 66F
→
03/28 11:27,
2天前
, 67F
03/28 11:27, 67F
→
03/28 11:27,
2天前
, 68F
03/28 11:27, 68F
我還以為要說 Lobro
實際上很多人機械錶是買不到萬元的
像是台中有些商場 (綠園道啥的) 有攤位賣機械錶,就幾千塊,我看生意不錯?
這讓我有點意外,也難怪我在某卡看到不少人買千元錶。
推
03/28 12:09,
2天前
, 69F
03/28 12:09, 69F
→
03/28 12:09,
2天前
, 70F
03/28 12:09, 70F
我也覺得款式多,有一些喜歡的款式就只有機械錶能選;
有時會覺得怎麼不同時出個石英機芯版本 XD
→
03/28 12:09,
2天前
, 71F
03/28 12:09, 71F
→
03/28 12:09,
2天前
, 72F
03/28 12:09, 72F
→
03/28 12:09,
2天前
, 73F
03/28 12:09, 73F
→
03/28 12:09,
2天前
, 74F
03/28 12:09, 74F
→
03/28 12:09,
2天前
, 75F
03/28 12:09, 75F
Garmin 有出太陽能智慧錶,可以撐個 30 多天,電池壽命有五年以上。
推
03/28 15:19,
2天前
, 76F
03/28 15:19, 76F
有一大派的機械錶愛家是錶盤不要鏤空,也不在意背透的;
這個情況裡面是石英機芯也行吧?
當然啦,要恆久遠的話,就是另一回事了。
我個人覺得頂級石英錶款相對機械錶少的一大主因,就是錶的預期壽命造成的;
如果有錶廠能從電容到電池等等都做到一條龍,那這個問題可能有機會解決,
但目前看起來是無望。
→
03/28 15:20,
2天前
, 77F
03/28 15:20, 77F
想要錶盤有層次感就沒法使用智慧錶的螢幕,還是有差。
順帶一題,最近華為有出一款 HUAWEI WATCH ULTIMATE DESIGN
https://imgur.com/TPQ5wsY.jpg

智慧錶的錶盤是陀飛輪,非常...有趣?
→
03/28 16:22,
2天前
, 78F
03/28 16:22, 78F
因為原始問題有寫「且非透背無法欣賞機械運作」,所以單以價格來看,應該要選石英錶;
畢竟通常在一樣功能的情況下,石英錶肯定是比機械錶便宜。
那麼,只用「平價」無法解釋為何挑選機械錶。
大概是這樣。
※ 編輯: Glamsight (111.83.207.45 臺灣), 03/28/2025 23:41:44
推
03/29 01:13,
1天前
, 79F
03/29 01:13, 79F
→
03/29 01:13,
1天前
, 80F
03/29 01:13, 80F
是這樣嗎?依據同樣的邏輯,不是變成「如果便宜的XX車品質差,且牌子沒人分得出XX或
YY,那除了外型有點差異外,是否選擇更實用的YY的就好?」這樣?
PS
我這裡就不寫 XX 跟 YY 是哪個了,就隨便把一個當成國產一個當成進口就好。
文初第一句話是「如果平價機械錶的日差大、動力儲存有限,且非透背無法欣賞機械運作
,那除了錶廠設定面盤可能有點差異外,是否選擇 Apple Watch 或一般石英錶更實用?」
→
03/29 01:15,
1天前
, 81F
03/29 01:15, 81F
啊不是因為原始問題限定在
(1) 價格低到不能期待機械錶的功能性 [日差大、動力儲存有限];
(2) 限定在外觀上不能分辨機芯 [無法欣賞機械運作];
[當然是可以說錶盤能鏤空,但我想原始問題沒打算包含這個就是了?]
(3) 有沒有不選實用的石英錶或智慧錶理由?
看起來這題不是在問「主觀偏好」吧?
或者說,是在尋找能作為選擇機械錶的理由;
當然,錶盤上的功能對應的就是布局上的「主觀偏好」。
要說是在討論「主觀偏好」也不是說不對,但目的是給出理由。
現實買東西當然是買的人爽就好沒錯,但這裡是基於原始問題在討論。
推
03/29 01:20,
1天前
, 82F
03/29 01:20, 82F
這部分我就不是很懂了,「因為平價才選擇便宜的機械錶」?
但不就是在討論說,都沒預算了,還真的要選機械錶嗎?
→
03/29 01:20,
1天前
, 83F
03/29 01:20, 83F
我是說「假設其他條件一樣,什麼都不考慮的話,便宜的就是石英錶吧?」這樣沒錯,
可是既然限定在「分不出機芯」的情況,文中也進一步排除了「手工溫度」之類的東西,
得出這個結論很合理吧?
→
03/29 01:20,
1天前
, 84F
03/29 01:20, 84F
沒搞很懂為何算是答非所問?
或者說,我不是很確定 CPDOG 那句話算是一個問題嗎?
雖然是使用了「嗎」,但我感覺比較像是給原問題的答案,
「原問題的答案就是原問題的條件之一 (平價)」這樣。
※ 編輯: Glamsight (111.83.207.45 臺灣), 03/29/2025 02:51:50
→
03/29 02:47,
1天前
, 85F
03/29 02:47, 85F
→
03/29 02:49,
1天前
, 86F
03/29 02:49, 86F
→
03/29 02:49,
1天前
, 87F
03/29 02:49, 87F
是的,我是這樣想的。
但「只有」可能有點絕對,舉例來說石英錶能做掃秒,機械錶能做跳秒。
而我的觀點是不會在石英錶上追求掃秒,不會在機械錶上追求跳秒。
A 很難做到,但 B 卻容易做到的話,那我在選擇 B 的時候,就會希望具有這個功能。
或許可以理解為一種 CP 值得追求吧?
個人觀點是覺得沒必要在 A 上追求 B 能輕易做到的,
我會希望在 A 有優勢的地方,盡可能突出他的優勢。
當然,我知道有的人就是喜歡刻意在不容易做到的地方上追求;
追求挑戰也是一種樂趣沒錯,尤其對於特別喜歡複雜功能的人來說。
畢竟再怎麼說,除了立體感以外的要求,智慧錶都能輕易做到,
某種程度來說,我的這種觀點其實也沒那麼有意義,
說白了也只是另一種功能主義的極端派。
※ 編輯: Glamsight (111.83.207.45 臺灣), 03/29/2025 04:05:40
噓
03/29 05:31,
1天前
, 88F
03/29 05:31, 88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watch 近期熱門文章
PTT消費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