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從塑化劑到毒澱粉、從怠惰到卸責,消基會至監院檢舉食藥局瀆職!

看板consumer (消費者保護)作者 (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時間12年前 (2013/05/17 15:49),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www.consumers.org.tw/unit412.aspx?id=1685 https://www.facebook.com/consumers.org 從塑化劑到毒澱粉、從怠惰到卸責,消基會至監院檢舉食藥局瀆職! 5月13日媒體批露一則再度讓國人惶恐不安的食品安全事件,衛生署 食品藥物管理局(以下稱TFDA)公布一項抽檢結果,在74件澱粉類製 品中,有5件竟然違反添加「順丁烯二酸」,目前台灣核准二十一種 化製澱粉,「順丁烯二酸」化製澱粉不在核准名單,美國、 歐盟也 禁用。 這次被驗出違規的商品包括日正食品「波霸粉圓」、蓮發食品「九份 芋圓地瓜圓」、蓮發(樺)食品「美濃板條」、天祐食品「關東煮黑 輪」、長勝(慈惠)食品「冷凍正宗黑輪」,被檢出非法添加順丁烯 二酸化製澱粉,違規產品全部下架回收,被媒體稱為「塑化劑事件」 翻版! 2011年、也是5月,台灣爆發大規模的食品添加「塑化劑」事件,不 肖業者在合法的食品添加物起雲劑中,違規加入不可進食品中的塑化 劑DEHP,受波及的食品種類包括果汁、果醬、濃糖果漿、水果粉及優 格粉等產品,政府緊急宣布下架回收,並宣布啟動D-day政策,要求 自5月31日後,未檢附不含六大種類塑化劑的檢驗報告證明,即必須 下架不得販售。 然而,隨著檢調與衛生單位的循線追蹤,各毒原料供應廠的下游業者 一一現形,愈來愈多的店家與食品又紛紛中「劑」!從一開始的五大 類,又查出烘焙麵包業恐怕是下一個受害者;從夜市小攤到五星級大 飯店,都難逃被污染的命運,不知道已經有多少受污染的食品被消費 者吃下肚了。而被驗出的塑化劑也不僅是DEHP一種、還爆出了DBP… …,幾乎每日一爆,衛生署先前祭出的D-day政策,徹底破功。 由於塑化劑DEHP是一種環境荷爾蒙,可能導致男性雌性化、影響生殖 能力,以及女性的性早熟,引發民眾的恐慌,尤其受污染的食品以保 健類為大宗,竟然讓消費者強身不成反受害!在各界的殷殷期盼之下 ,消基會在2012年3月15日「世界消費者日」當天,依《消費者保護 法》為300餘名消費者提起團體訴訟。 消基會以民間純公益團體的立場,雖然人力、物力、財力均很吃緊, 但為了替消費者爭取權益,仍然接下塑化劑團體訴訟的業務,參與的 律師也都依《消費者保護法》的規定,未受領一分一毫的報酬。但讓 消基會憤慨的是,我們的食品衛生主管機關面對類似的重大食安事件 ,其態度卻是一貫的顢頇與卸責! * 發布、修法總是慢半拍,不怕民眾吃下肚、不怕業者耍賴皮,TFDA顯有怠惰! 這一次的毒澱粉事件之所以被揭發出來,與消基會在今年4月初發布 米粉不含米的檢驗報告有關。當時消基會的檢驗結果一經媒體批露, 立即引起高度的關注;其中米粉添加「化製澱粉」的問題也引起全家 超商的關注,每天都盯緊麵包、包子、關東煮等廠商,要求補送是否 添加化製澱粉的資料。4月26日,全家內部發現部分廠商有異狀,決 定主動送檢多項食品。至4月30日接獲「全國公證」的檢驗報告,才 知由長勝生產、天佑供貨給全家的黑輪有異樣,立即下架該商品,並 汰換廠商。 消基會質疑,TFDA在5月13日公布檢驗結果,新聞稿中指出在3月間就 接獲相關舉報,經密查近一個月後終於揪出不肖廠商,那麼為何沒有 即時發布消息?又4月30日全家超商就已經得知黑輪產品使用問題澱 粉,並且立即下架,但此時衛生主管機關是否無所悉?其他通路是不 是仍然繼續在販售同一廠商提供的食品?另外,長勝食品表示,該公 司於4月28日起就聽到問題澱粉的風聲,於是停止出貨,在這段期間 內,無論是生產業者或通路商,都已經得知食品受污染的事實了,且 長勝指稱是向台南協奇購買的,那麼有沒有人知道台南協奇的澱粉有 異?該公司是不是正常出貨?TFDA遲至5月13日才公布相關的檢驗結 果,並要求下架,在這將近兩個星期的時間內,問題產品是不是會被 不知情的消費者購買並且吃下肚? 再看2011年發生的塑化劑事件,揭發此一危害的衛生署研究員,於該 年4月7日就確認地方查緝送驗的益生菌含有DEHP,但當時衛生署僅是 行文地方衛生局要求裁罰生產廠商,卻未對外界發布警訊;到5月16 日確認原料來自昱伸香料食品公司,5月23日才召開記者會對外說明 ,讓無辜的消費者白白多吃了一個月塑化劑。 消基會曾一再提出呼籲,「食品履歷」必須儘早建置完整,在塑化劑 事件爆發之際也召開過記者會公開要求;但類似的食安問題一再發生 ,衛生署為了追查源頭與問題食品的流向總是費時多日,置消費者身 體健康與生命安全於風險之中! TFDA局長康照洲日前針對毒澱粉事件指出,擬修法強制業者標示食品 履歷及食材來源(蘋果日報2013/05/15)。所以,現在才要開始準備 修法來強制業者標示食品履歷和食材來源,會不會太遲了? TFDA並且指出,本案違規使用未核准之化製澱粉,已違反《食品衛生 管理法》第12條規定,可處以新台幣3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鍰,如 經評估相關產品足以造成人體健康危害者,則將依違反同法第11條第 1項第3款辦理,可處新臺幣6萬元以上600萬元以下罰鍰;亦會對是否 加重第12條之罰則進行研議,以加重業者責任。(TFDA官網2013/05/ 14公告)問題是,難道政府不知道3萬~15萬元的罰鍰,對業者來說 根本不痛不癢嗎?為何一再發生重大的食安事件現在才要來檢討加重 罰則? *消費者想聽的不是「無影響」、「沒傷害」,主管機關角色混淆! 毒澱粉事件爆發之後,TFDA說,根據目前搜集到的資料,順丁烯二酸 的急毒性低,對人類不具生殖、基因毒性,也不具致癌性。又說歐盟 評估成人每公斤體重每天可耐受量為0.5毫克,60公斤成人每天可耐 受30毫克(TFDA官網Q & A專區),以此次檢出順丁烯二酸含量最高 的關東煮黑輪496ppm(百萬分之一濃度)計算,每天食用該產品30公 克,仍在安全範圍內,呼籲消費者勿恐慌。 但毒物學專家則提出警告,動物實驗顯示長期攝取順丁烯二酸會傷腎 ,且澱粉類產品多,如一碗米粉就有200公克,長期恐致腎小管壞死 、急性腎衰竭,須終身洗腎(註:我國洗腎比率為全球第一高,健保 年耗300億元用於洗腎),並且,迄今無任何一個國家核准使用於食 品。 前面有提到,TFDA說,如經評估相關產品足以造成人體健康危害者, 則將依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第11條第1項第3款,可處業者新臺幣 6萬元以上600萬元以下罰鍰,但試問如何證明其屬「足以造成人體健 康危害者」?官方又公開說,「順丁烯二酸的急毒性低,對人類不具 生殖、基因毒性,也不具致癌性」,豈不是已經幫業者開脫了? 再回到塑化劑事件,衛生機關也發生同樣令消基會傻眼的狀況,官方 於網站(公告「停止適用塑化劑污染食品之處理原則之Q & A」100.0 8.01)上宣稱「未顯示多少血液濃度或累計多久時間的使用會造成傷 害」、「塑化劑DEHP會被人體迅速代謝,72小時內有85%由糞便中排 出,其餘部分則由尿液排出」等,竟被消基會進行團體訴訟之對造( 廠商)引用為答辯狀反證內容,據以攻擊消基會,實在讓人搞不清楚 主管機關的角色! *消基會訴求 有鑑於上述的種種事由,消基會認為,在食品安全的管控上,TFDA顯 然有所失職、立場偏差,並且怠於修法,導致重大的食安問題一再發 生,TFDA必須負起責任,因此消基會基於替消費者權益把關的立場, 決定促請監察院調查TFDA有無怠忽職守情事!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 BOX:消基會針對毒澱粉事件的呼籲 (一)儘速修改《食品衛生管理法》強制建立食品履歷、提高罰則 從塑化劑到毒澱粉,很顯然地,現行法規已無法對業者產生嚇阻作用 ,衛生單位除了呼籲民眾不要恐慌之外,對於強制建立食品履歷的目 標卻延宕多年,過輕的罰則也讓業者有恃無恐,令人憂心下一次不知 道又有哪一處地雷被引爆,因此呼籲衛生主管機關加快修法的腳步、 保障消費者的安全。 (二)即早公布毒澱粉之去向與使用廠商(產品)名單 為安定民心並保障消費者食的安全,TFDA應儘速查明使用毒澱粉的廠 商到底有哪些?製成何種商品?是否仍在市面上販售?並且向社會大 眾公布。 (三)請立法委員支持消費者保護基金之立法 在塑化劑事件爆發之後,消基會即著手進行《消費者保護基金草案》 的研擬,目的在於可在食安意外發生之初,不必等待主管機關一一檢 驗確認受到污染前,就可運用經費收購可能受污染之虞的產品、清空 市場避免消費者誤食,並且也可用以補償消費者。其來源之一,則為 業者販賣違法產品的不法利益。但消基會推動該草案的結果,卻未能 獲得各界的強力支持,至今都無法順利立法。因此,消基會再一次懇 切地呼籲立法委員們,支持本項草案。 -- 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 台北總會:電話:02-27001234 傳真:02-27032675 中區分會:04-23757234 南區分會:07-2251234 雲嘉南工作室::06-2411234 http://www.consumers.org.tw/index.aspx http://www.facebook.com/consumers.or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24.64.124
文章代碼(AID): #1HbU3_EN (consumer)
文章代碼(AID): #1HbU3_EN (consu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