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眼睛焦距造成菱鏡跟散光軸的關係

看板optical (眼鏡)作者 (子建)時間9年前 (2015/08/03 15:07), 編輯推噓28(280180)
留言208則, 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3 (看更多)
※ 引述《aummy (總是在笑的小明)》之銘言: : 這一兩天配了一副新眼鏡戴起來右眼模糊但是左眼清晰戴起來覺得不舒服 : 舊眼鏡 右 1200度 散光250 左 1250 散光200 : 新眼鏡 右 1250度 散光350 左1250 散光250 : 眼鏡行是說有吧焦距從舊眼鏡的6.35改成正確的6.6,說這樣會有菱鏡效應要帶幾天讓眼睛適應對焦 簡單的說明下概念 就依照眼鏡行的邏輯推論 △(稜鏡效應量)=D(度數)*h(位移量cm) 假設 新眼鏡單眼瞳距3.3cm是正確的 舊單眼瞳距3.175cm 先用舊眼鏡度數來比較一下 新舊瞳孔距離 在眼鏡配戴上會產生怎樣的稜鏡量 正確的單眼瞳距與舊的單眼瞳距相比較後 得知 舊眼鏡的瞳孔位置往鼻側靠近 就是產生基底朝外影像向內偏移的稜鏡出現 Base Out(這是稜鏡具有方向性) 舊眼鏡 右眼 稜鏡效應量=12*(3.3-3.175)=1.5△BO 左眼 稜鏡效應量=12.5*(3.3-3.175)=1.56△BO 由此可知在帶舊眼鏡時由於瞳孔位置不是正確的時候 其實這原PO已經戴了共是1.5+1.56=3.06△BO 稜鏡處方效果的眼鏡 倘若原PO的眼位皆是正位 當時的處方也都是正確的 那麼這副舊眼鏡照理說 會不是那麼好戴的 很多個案裡 確實是在自己不知道的情況底下加上年輕 久了也習慣了 這是常見的 好~新眼鏡的稜鏡效應量是不是也會計算了呢? 完整的驗光流程跑完後 眼位也都在正位的情況下 鏡片光心已經對準瞳孔了 一般來說就不該有啥稜鏡效應量 但問題來了 假設6.6CM的瞳距為準確 度數也正確的情況底下 怎麼新眼鏡戴起來就是怪怪的 那可能就是該眼睛行所說的論點 在舊的配戴習慣上 自己已經習慣使用更多的內聚力 一時回到正常 反覺得怪 這有點像我們一直在爬樓梯 自己沒意識已經到了平台 依舊用爬樓梯的節奏與力道 踩空般的難受 甚至不小心會重心不穩跌倒的感覺 可以理解成原本看東西必須要用更多力氣 突然解除了會很不適應 通常這樣的狀態 完整的驗光檢查加上耐心的比對新舊處方的差異 充分的與朋友溝通是很重要的 也是新眼鏡要能好戴 很重要的關鍵 以上是小弟拙見 若不對處 前輩們再多多指教 鞭之也無妨^^ : 然後我帶新眼鏡看下面這張驗散光的圖,發現數字2的線條特別黑其他都很淡,舊眼鏡則是各個線條差不多黑 : http://miupix.cc/pm-6SMV9E : 想請問是因為如眼鏡行所說的菱鏡效應造成的還是散光度數沒配好? 倘若在新眼鏡兩隻眼睛 分別單眼看鐘面圖都存有這樣的問題 而舊眼鏡卻是線條一樣清楚(其實就是散光矯正完畢) 應該是在處方上的已經存在著問題了 特別您是高度近視高度散光 更必須精軸精度 差一點都會影響視力品質的 可以回原店家再幫您檢查確認一下!! : 另外菱鏡效應會造成散光軸度的影響嗎 我認為會 但是不該出現在一般光學鏡架上 這部分還得有請K大解釋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4.111.10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optical/M.1438585631.A.280.html

08/03 22:45, , 1F
按hh兩次就可以呼叫小天使了 ...這比較容易一點
08/03 22:45, 1F

08/03 22:47, , 2F
但小天使可能會聽不懂你的問題:) 認真給推....^^
08/03 22:47, 2F

08/03 23:23, , 3F
認真推...雙眼視的討論基礎,單眼要先搞定
08/03 23:23, 3F

08/03 23:50, , 4F
t大寫的很好 以小弟的實務經驗 如果鐘狀圖看到一條線特別
08/03 23:50, 4F

08/03 23:50, , 5F
清楚特別黑 可能是散光度數不足又或者是球面度數過高都
08/03 23:50, 5F

08/03 23:50, , 6F
有可能造成 看到兩條以上可能是度數軸度都有錯誤 以書上
08/03 23:50, 6F

08/03 23:50, , 7F
教的來說 線條不一樣黑都需要退回jcc的確認步驟 再來 一
08/03 23:50, 7F

08/03 23:50, , 8F
般眼鏡行最常的錯誤是都做雙眼瞳距 不是根據單眼的瞳距
08/03 23:50, 8F

08/03 23:50, , 9F
來做 因為人並不是完美對稱的 所以必須分開來製作 以66
08/03 23:50, 9F

08/03 23:50, , 10F
來說一半就是33但是也有可能左32 右34 這樣的案例來說菱
08/03 23:50, 10F

08/03 23:51, , 11F
鏡效益更大 再來越高度數的頂點距離也是一個必須考量的點
08/03 23:51, 11F

08/03 23:51, , 12F
最後關於菱鏡對於軸度的改變是不會的 會改變的是散光的
08/03 23:51, 12F

08/03 23:51, , 13F
有效度數
08/03 23:51, 13F

08/04 00:08, , 14F
T大您認為G說的對嗎? 要真實解評喔。不要逢場作戲。有不嚴
08/04 00:08, 14F

08/04 00:08, , 15F
謹的地方直接說吧。理性討論。就可以造福版眾。:)
08/04 00:08, 15F

08/04 00:28, , 16F
有人看出來了,呵呵
08/04 00:28, 16F

08/04 00:30, , 17F
我其實不懂專業。但從五月以來,我的直覺。畢竟我也曾經
08/04 00:30, 17F

08/04 00:31, , 18F
做過研究,雖然PTT討論不一定會像科學研討一樣 但至少要
08/04 00:31, 18F

08/04 00:31, , 19F
有一點水準。我認為如果此篇討論程度太低,K大不需要出來
08/04 00:31, 19F

08/04 00:32, , 20F
我也累了。覺得膩了.... :)
08/04 00:32, 20F

08/04 00:39, , 21F
To:asrun大,確實如g大所言,單眼瞳距在個案裡,常
08/04 00:39, 21F

08/04 00:39, , 22F
並非對稱的,而且要考量頂點距離造成的影響。還有一
08/04 00:39, 22F

08/04 00:39, , 23F
般看散光鐘面圖,我推測該店是使用視鏡架插片驗光,
08/04 00:39, 23F

08/04 00:39, , 24F
用綜合驗光度儀習慣的朋友,是使用點群視標,然用施
08/04 00:39, 24F

08/04 00:39, , 25F
行jcc交叉圓柱鏡,來精軸精度。倘若用插片驗光,度
08/04 00:39, 25F

08/04 00:39, , 26F
數過頭或是不足與軸度不正確,都會讓鐘面圖的線條不
08/04 00:39, 26F

08/04 00:39, , 27F
均勻,這是事實。兩種根據的原理並不同,記得插片驗
08/04 00:39, 27F

08/04 00:39, , 28F
光的散光鐘面圖是用最大對比度,而綜合驗度儀驗散光
08/04 00:39, 28F

08/04 00:39, , 29F
的jcc交叉圓柱鏡是用最小錯亂圓的原理。依小弟來說
08/04 00:39, 29F

08/04 00:39, , 30F
,小弟鐘面圖的視標大半都冰著吧,除非個案的散光軸
08/04 00:39, 30F

08/04 00:39, , 31F
度很特別,小弟才會在用鐘面圖或角膜弧度儀或網膜鏡
08/04 00:39, 31F

08/04 00:39, , 32F
來確認。
08/04 00:39, 32F

08/04 00:40, , 33F
k大是很厲害的 小弟目前正在攻讀碩班這種膚淺的問題 給
08/04 00:40, 33F

08/04 00:40, , 34F
我們來就好了
08/04 00:40, 34F

08/04 00:43, , 35F
好文
08/04 00:43, 35F

08/04 00:46, , 36F
給t大一個建議 我們在執行綜合驗度儀驗光時 客人可能會因
08/04 00:46, 36F

08/04 00:46, , 37F
為疲勞或不耐煩而照成散光度數跟軸度的錯誤 而所以在oep
08/04 00:46, 37F

08/04 00:46, , 38F
的最後流程 會在用試鏡架讓患者在看一次鐘狀圖跟散光球以
08/04 00:46, 38F

08/04 00:46, , 39F
確定散光的度數跟角度 多ㄧ部動作可以多一份對最終度數
08/04 00:46, 39F
還有 129 則推文
08/04 13:35, , 169F
我有報考中山醫的 有上榜跟你說唷
08/04 13:35, 169F

08/04 13:37, , 170F
http://goo.gl/Ln4bbi 中山醫104學年度碩士班入學榜單
08/04 13:37, 170F

08/04 13:38, , 171F
已放榜~
08/04 13:38, 171F

08/04 13:40, , 172F
正取五人 備取五人
08/04 13:40, 172F

08/04 13:41, , 173F
奇怪,你們碩士班題目還沒入學就決定好了喔?
08/04 13:41, 173F

08/04 13:41, , 174F
嘻嘻 噓~
08/04 13:41, 174F

08/04 13:42, , 175F
別鬧了! :) 祝您今天愉快~
08/04 13:42, 175F

08/04 13:43, , 176F
你也是唷
08/04 13:43, 176F

08/04 13:43, , 177F
科科!! 我們已經有默契了...看我多懂你
08/04 13:43, 177F

08/04 13:46, , 178F
真害羞
08/04 13:46, 178F

08/04 13:55, , 179F
over minus 會造成清晰度不均 是因為人眼光學系統並不是
08/04 13:55, 179F

08/04 13:55, , 180F
完全均質
08/04 13:55, 180F

08/04 14:08, , 181F
用光學系統非完全均質來解釋,不就在說正常情況下,根本
08/04 14:08, 181F

08/04 14:08, , 182F
不會清晰一致?不然為何沒有over minus時光學系統就均質
08/04 14:08, 182F

08/04 14:08, , 183F
了?
08/04 14:08, 183F

08/04 14:22, , 184F
這邊又要扯到另外一點 每個人對於清晰度的主觀認定不同
08/04 14:22, 184F

08/04 14:23, , 185F
視力表只是一個巨觀視力的表現 用來儘可能量化和診斷用
08/04 14:23, 185F

08/04 14:25, , 186F
所以能夠讀出視力表 也會有模糊或清楚的差異
08/04 14:25, 186F

08/04 14:26, , 187F
而我說的非完全均質 包括水晶體、房水、角膜、玻璃體等
08/04 14:26, 187F

08/04 14:27, , 188F
都不是單一成分組成的 物理只能對巨觀的綜合表現做計算
08/04 14:27, 188F

08/04 14:35, , 189F
那這些細微的變化當然也可以去記錄和推導 但有沒有意義罷了
08/04 14:35, 189F

08/04 14:36, , 190F
像以前也不會有人想到週邊視網膜軸長說不定跟近視成因有關
08/04 14:36, 190F

08/04 14:38, , 191F
做研究就是在找出這些微支末節跟巨觀現象(疾病)的關係
08/04 14:38, 191F

08/04 14:40, , 192F
所以如果你做實驗能夠證明 clockdial在over minus下的規律
08/04 14:40, 192F

08/04 14:42, , 193F
投個期刊 分享給眾人 為整體視光的進步提供一點貢獻吧
08/04 14:42, 193F

08/04 14:44, , 194F
有點離題了拉回來 XD 光學系統非均質是目前唯一解!
08/04 14:44, 194F

08/04 15:29, , 195F
無規律,無法預測,也不存在教科書上,幾何畫圖也畫不出
08/04 15:29, 195F

08/04 15:29, , 196F
來,然後提供結論說{某條線特別深可能是球面度數過高},
08/04 15:29, 196F

08/04 15:29, , 197F
這會誤導一些初心者對散光鐘的運用原則.我要說的是這個.
08/04 15:29, 197F

08/04 15:29, , 198F
08/04 15:29, 198F

08/04 19:17, , 199F
散光鐘是我自己在家找圖驗的,眼鏡行驗光時並沒有驗散光鐘
08/04 19:17, 199F

08/04 19:20, , 200F
新處方右眼看東西會糊糊的,好像對不到焦
08/04 19:20, 200F

08/04 19:22, , 201F
眼鏡行就跟我解釋是因為菱鏡效應,要我適應看看
08/04 19:22, 201F

08/04 19:26, , 202F
但是左眼就沒有糊糊的問題,所以才自己驗散光鐘
08/04 19:26, 202F

08/04 19:27, , 203F
驗了之後發現散光鐘的線條不是等黑,所以才上來發問
08/04 19:27, 203F

08/04 19:28, , 204F
是否菱鏡效應會影響到散光鐘的問題
08/04 19:28, 204F

08/04 21:48, , 205F
我上面是只針對j所問的問題提出 跟原PO的問題無關
08/04 21:48, 205F

08/04 21:49, , 206F
簡單的釐清 焦距改變可能會需要適應 但不影響單眼的清晰度
08/04 21:49, 206F

08/04 21:51, , 207F
更正一下 是瞳距 不是焦距
08/04 21:51, 207F

08/04 21:52, , 208F
只要是在有完善的驗光下得到的數據 是不會有清晰度的問題的
08/04 21:52, 208F
文章代碼(AID): #1LlnCVA0 (optical)
文章代碼(AID): #1LlnCVA0 (opti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