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人種別的爆發力天生就不一樣嗎?
看板MuscleBeach (健身)作者IGOTANORCA (當克叔叔)時間3年前 (2021/04/05 17:34)推噓20(25推 5噓 64→)留言94則, 32人參與討論串3/3 (看更多)
※ 引述《gogoto990 (汪汪隊立大功)》之銘言
: 在家看電視轉到p+就看了一下
: 家人默默一句
: 亞洲人打什麼籃球,光爆發力就差洋人很多了
: 但E了一下相關文章好像沒看到完整的論述
: 也可能小魯谷歌能力太廢
: 想請問各位!
: 這真的是天生上人種別的差距?
: 還是科學訓練或訓練量的差距?
: 導致亞洲人打籃球 比不過洋人
小弟鍵盤肌力體能教練,過去參與的專項主要是是跳遠和籃球,以下是我的所學還有一
些拙見,有誤麻煩各位大大指正。
以下奉上懶人包,內容是常見的問題和我的看法:
Q:黑人/洋人爆發力天生就很強嗎?
黑人和洋人很多基因強者、亞裔的基因強者也不見得會少多少,以台灣來說,與其說是
天生有什麼巨大差異,不如說整體大環境就對發展爆發力不利,強者也很容易被埋沒,
可以從飲食、落後的訓練方式、運動員環境、坐式生活型態、教育制度甚至是社會文化
各個層面去探討,都有很多蛛絲馬跡。
Q:人類個體間天生的爆發力有差距嗎?
有,但其實大多數情況,先天差距遠沒有後天的影響還要重要。
Q:怎麼訓練爆發力?
透過阻力訓練和技術訓練便可以增加人類的爆發力,初學者可以透過肌力的提昇直接增
加爆發力,進階者需要透過更嚴謹、妥善的訓練安排來增加。
Q:跳得高是否是爆發力強的表現?
跳得高有五個主要影響因素
(1)身材和肢段比例
(2)跳躍技術
(3)爆發力和發力率
(4)下肢勁度
(5)體重
其中只有第一項的上限和基因綁死,其他項目皆可透過後天努力大大的改變。
首先我們可以討論爆發力到底是什麼?
就我所知爆發力這種東西,由物理方向可以概述為物體做功的速率,我們能用以下兩個
公式去理解爆發力的特質:
(1)P=W/T (功率=功/時間)
(2)P=F× V (功率=力量× 速度)
由以上的公式可得知,從生物力學觀點來看,移動物體所使用的力量越大的同時速度越
快,代表爆發力越強。
而就能量使用方面來看,在短時間內做功較越多者,爆發力較強。
再來從解剖學和肌動學,我們能得知,人類的運動單元(神經肌肉複合體)可以粗略分
為三種,type 1、type 2A、type 2X,也就是大家常說的快縮肌、慢縮肌種類,而這三
種運動單元所佔的數量及比例是由基因決定的,幾乎無法靠任何後天的方式改變,這也
是「先天人種差別」這個說法的由來。
以下是各運動單元的特質:
type 1:收縮速度最慢、產生力量最小、但非常具有耐力,主要依賴有氧能量系統代謝
。
type 2X:收縮速度最快、產生力量最大
、但最缺乏耐力,依賴磷酸、醣解系統代謝。
type 2A:收縮速度中等、產生力量中等、耐力中等,能用三種能量系統代謝。
type 2A這種運動單元有個特性,就是它有高度的可塑性,會依照使用者的使用習慣(在
訓練學上代表不同的訓練型態),讓它往不同的方向適應,讓它往type 1或type 2x發展
,甚至同時兼具兩者的特性也是可能的,舉個例,crossfit是同時兼具高爆發力和肌耐
力的高度體能發展運動項目,由此可以推測優秀crossfit運動員的三種單元皆非常發達
。
由以上資訊得知,假設我們要產生較大的爆發力,必須有能力在短時間內對物體做較大
的功,這需要具備發達的type 2A、2X單元、並使用合理的技術加速收縮我們各部位的肌
群,以產生較大的張力合力,因為每個人的肢段比例及各部位的肌力、結構不同,所需
的技術便不同。
好重點來了,雖然每個人的運動單元比例是天生注定的,但我們可以藉由訓練的方式去
對我們的運動單元施加阻力、控制收縮時間及速度、訓練量等等各種不同的刺激,促使
它們在結構和功能上為了適應刺激而產生改變,無論任何一種單元,都可以透過訓練-恢
復-適應的模型來改進或改變它原有的功能和適性。
可以想像你的身體是一個公司,而公司有三個不同的部門,type 1部門的員工做事溫吞
但細心、奴性強工時長、支薪不高;type 2X部門的員工做事能力極強、效率奇高但愛搞
罷工,領其他部門數倍薪水;type 2A部門的員工同時具有另外兩種部門的特性,可以隨
時支援其他部門的工作。
想要你的公司在某個領域表現傑出,由於生理上的限制,我們不太可能增加相應部門的
員工數量,但我們可以讓員工接受在職訓練(因應不同特性所需的訓練)、調薪(能量
系統的訓練、營養攝取的調配)、休假(訓練後的恢復和適應),利用各種不同方式讓
員工的能力和產值更加進步。
而有經過適當栽培的員工,其個人能力將會遠遠超越當初剛進公司的自己,透過數月或
以年計的正確栽培,員工的產值(其力量、爆發力、耐力表現)可以提昇至原先的數倍
甚至數十倍不等,舉個例子,就算是同卵雙胞胎雖擁有完全一樣的基因,但後天接受的
訓練不同、擁有不同的生活形態,兩人間的體能特質和體型、體態也會有極大的差異;
或版上多數人比較感同身受的例子,目前各位巨巨的力量表現,就算是沒有根據的亂練
,也絕對是剛開始接觸重訓的數倍以上,更遑論有系統的安排團塊週期訓練、訓練及營
養監控、有效高品質的恢復策略、個人技術分析和調整。
至於基因之於身材和肢段比例的影響,我們可以直接看我們上一輩和上上一輩的長輩的
身材和我們這代的平均差異,我們的年齡可能差不了數十年、也沒進行什麼壯烈的基因
改造過程,但我們就是比我們的長輩們大了一號,人類體型的差異其實和營養、整個社
會經濟、文化、科技改變息息相關,基因只決定了一部份,並沒有想像中影響那麼巨大
。
與其說是人種基因的差別,更準確的說是個體的基因差別,而且基因差別的影響只決定
了一個人的起點,遠不能決定一個人的終點和上限,腦麻症的青年舉起百公斤槓鈴、80
歲老人硬舉200公斤,這些基因上的弱者或是生物繁衍週期應該被淘汰的年齡,透過訓練
,身體能力卻比常人優秀的例子大有人在,你可以認為這是基因上特例,也可以更深入
探討他們背後付出的努力和科學根據為何,在資訊、運動科學和運動醫療發展迅速的時
代,資源有很多,差別就在於使用資源的人願不願意走出井底去看這個世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7.230.20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uscleBeach/M.1617615279.A.586.html
推
04/05 17:41,
3年前
, 1F
04/05 17:41, 1F
^_^
推
04/05 17:51,
3年前
, 2F
04/05 17:51, 2F
認同,多數人在開始理解之前都會選擇放棄
→
04/05 18:00,
3年前
, 3F
04/05 18:00, 3F
高層級的運動員通常比較在意誰的恢復能力比較強,誰就能更快適應新的訓練
推
04/05 18:10,
3年前
, 4F
04/05 18:10, 4F
我們都站在巨人們的肩膀上
噓
04/05 18:13,
3年前
, 5F
04/05 18:13, 5F
→
04/05 18:13,
3年前
, 6F
04/05 18:13, 6F
要看你意指的基因表現性狀為何,這篇是單純比較爆發力
推
04/05 18:21,
3年前
, 7F
04/05 18:21, 7F
謝謝,無論天賦高低和人種差別,單就「爆發力」而言,人人都是有極大的潛力可以開發
→
04/05 19:56,
3年前
, 8F
04/05 19:56, 8F
→
04/05 19:56,
3年前
, 9F
04/05 19:56, 9F
收入算是一個綜合性的指標,不太適合用來類比爆發力
推
04/05 20:47,
3年前
, 10F
04/05 20:47, 10F
我們都走過他們的過程,但是我們成長了
噓
04/05 21:20,
3年前
, 11F
04/05 21:20, 11F
→
04/05 21:21,
3年前
, 12F
04/05 21:21, 12F
我猜測LBJ的訓練菜單,比起發展本身就已經頂尖的爆發力,更傾向於競技狀態和體能維持
→
04/05 22:09,
3年前
, 13F
04/05 22:09, 13F
挑戰怪物和參與怪物的製造過程是運動浪漫的一面
→
04/05 22:27,
3年前
, 14F
04/05 22:27, 14F
→
04/05 22:27,
3年前
, 15F
04/05 22:27, 15F
→
04/05 22:30,
3年前
, 16F
04/05 22:30, 16F
關於爆發力的訓練要點,如果訓練量逼到頂,通常只會發生兩件事情:
1.選手因疲勞,發力率下滑而表現失常
2.選手因疲勞而受傷、生病
推
04/05 23:11,
3年前
, 17F
04/05 23:11, 17F
想分享一下個人的興趣和對訓練學的淺見而已,謝謝
→
04/05 23:33,
3年前
, 18F
04/05 23:33, 18F
這篇主要的知識來自於M.Stone的著作、NSCA的教科書、網路的影片和個人的經驗
→
04/05 23:36,
3年前
, 19F
04/05 23:36, 19F
有趣的連結,長知識了,這新聞提到的內容我比較不熟悉,再花時間去研究一下,謝謝
推
04/06 00:21,
3年前
, 20F
04/06 00:21, 20F
→
04/06 00:21,
3年前
, 21F
04/06 00:21, 21F
→
04/06 00:21,
3年前
, 22F
04/06 00:21, 22F
算是訓練應用的實例證據吧
推
04/06 00:46,
3年前
, 23F
04/06 00:46, 23F
→
04/06 00:47,
3年前
, 24F
04/06 00:47, 24F
還有 44 則推文
還有 15 段內文
推
04/06 12:13,
3年前
, 69F
04/06 12:13, 69F
原來奧林匹克舉重運動員是別人選剩的,受教了
噓
04/06 13:14,
3年前
, 70F
04/06 13:14, 70F
也是,亞洲人數學這麼強,肯定是亞洲人都有數學天才基因
→
04/06 13:19,
3年前
, 71F
04/06 13:19, 71F
→
04/06 13:19,
3年前
, 72F
04/06 13:19, 72F
出大事啦,另闢戰場了
→
04/06 13:59,
3年前
, 73F
04/06 13:59, 73F
→
04/06 13:59,
3年前
, 74F
04/06 13:59, 74F
你的例子剛好證明了訓練有多重要,美式足球是出了名的偏執於阻力訓練
NSCA-CSCS考試會要求你依據美足每個位置所需要的特質,分析所需的訓練如何安排
推
04/06 18:16,
3年前
, 75F
04/06 18:16, 75F
有理
推
04/07 00:16,
3年前
, 76F
04/07 00:16, 76F
→
04/07 00:16,
3年前
, 77F
04/07 00:16, 77F
不單只是訓練量,訓練量只是影響訓練成效的眾多變因之一
推
04/07 10:14,
3年前
, 78F
04/07 10:14, 78F
推薦去看stone團隊的阻力訓練全書,裡面引用了上千篇的研究文獻和資料
推
04/07 12:13,
3年前
, 79F
04/07 12:13, 79F
→
04/07 12:14,
3年前
, 80F
04/07 12:14, 80F
→
04/07 12:14,
3年前
, 81F
04/07 12:14, 81F
單就爆發力,已有很多年輕台灣運動員在日漸開闊的視野下開花結果了,甚至素人也受益不
→
04/07 12:16,
3年前
, 82F
04/07 12:16, 82F
推
04/07 13:16,
3年前
, 83F
04/07 13:16, 83F
謝謝,曾經在過程中的人相信都能感同身受
噓
04/07 17:16,
3年前
, 84F
04/07 17:16, 84F
→
04/07 17:17,
3年前
, 85F
04/07 17:17, 85F
→
04/07 17:18,
3年前
, 86F
04/07 17:18, 86F
照你的論點,舉重的人才數和基因庫不如主流競技運動,頂尖舉重選手卻能擁有所有運動同
量級內最頂尖的爆發力,這不是剛好說明了訓練的重要性嗎?
噓
04/07 21:59,
3年前
, 87F
04/07 21:59, 87F
→
04/07 22:00,
3年前
, 88F
04/07 22:00, 88F
好,抱歉
→
04/08 01:23,
3年前
, 89F
04/08 01:23, 89F
→
04/08 01:33,
3年前
, 90F
04/08 01:33, 90F
→
04/08 01:33,
3年前
, 91F
04/08 01:33, 91F
認同,使用技巧絕對能打破物理定律,國內外競技運動、運動科學和物理相關系所都該廢系
推
04/08 11:19,
3年前
, 92F
04/08 11:19, 92F
是,很多東西都會影響進步的快慢、上限,基因的確是變因之一
※ 編輯: IGOTANORCA (111.71.97.156 臺灣), 04/08/2021 11:31:40
推
04/08 11:47,
3年前
, 93F
04/08 11:47, 93F
※ 編輯: IGOTANORCA (36.231.148.215 臺灣), 04/08/2021 12:20:57
推
04/09 11:37,
3年前
, 94F
04/09 11:37, 94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MuscleBeach 近期熱門文章
PTT消費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