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Kosmofit回應館長的評論
: 剛剛看到的
: Kosmofit有拍了一部影片回應館長的評論
: 他影片後面有講到他跟他老婆收到不少負面 不尊重的言論
: 我覺得有些網友鄉民要批評針對他的影片內容來批評就好
: 有一些跟影片無關的負面批評 人身攻擊太超過
我是認為了解訓練動作的目的跟分析動作的優缺點
比用既有的動作標準來探討對錯還重要
由於這整件事起因是來自那部教學影片
所以先從動作的部分來討論起
以我個人的理解來看
他大幅度的屈膝跟上半身較直立的方式是屬於舉重的起槓方式
而他在影片裡也提到他曾經有學過奧運舉重
所以我想會採取這種比較不普遍的姿勢應該是這個原因衍伸而來
但特別的地方在他不全然採取傳統舉重的姿勢要點
不同的地方在 他採用與肩同寬的握距 以及不閃膝蓋增加行程
一般舉重都會採寬握的方式
原因在於寬握有利過膝後的二拉 三拉 接槓
而閃膝蓋讓槓平順向上才能讓一拉動能的延續最佳化
讓後續爆發力動作銜接更順暢更省力
也就是說 他的硬舉動作基本上就是將舉重精簡成剩硬舉的部分
所以也把寬握改中握 閃膝改不閃膝貼軀幹走
然而爭議的地方就是在這
舉重起槓動作的演變本來就不是為了拉起最大重量
而是為了能更順利的完成後續的動作
所以如果要單純的比較"以硬舉的方式拉起重量"
舉重的起槓跟健力式硬舉的動作相比就顯得沒這麼有效率
偶然翻到這影片的當下除了覺得很特別也想了很久
為什麼要練這種不像健力硬舉也不像舉重的動作
整個行程就夠長了還穿舉重鞋 又站窄步
整體動作來看刺激部位比起一般硬舉更著重股四頭
怎麼看都是像拿著槓鈴做深蹲
結果看到下面留言有個他的粉絲說
他先前有在某個影片提過他本身有受傷不能做負重深蹲
才了解為什麼會用這樣的方式
推測在下背部或是腿後側應該有些問題
因為那活動度不像是練過一陣子舉重的人會有的情況
以一個教學影片來說這樣的動作確實不好 不符合多數人的需求
幾乎跳脫硬舉的動作鍊 這已經可以說不是個"硬舉"了
但再仔細想想"硬舉"這項動作有明確而又是公認的定義是什麼嗎
多數比賽公布的都是個規則不是定義
健力的人為了拉起更大的重量所以練
健美的人為了更強壯的腿跟更寬大的背所以練
鄉民們為了巨巨都練所以練
每個人訓練目的不同 身材軀幹也比例不同 姿勢也就千百種
於是槓鈴健力三項就像舉重 逐漸變成一項"運動"而不單只是訓練動作
試想籃球員會只有一種投球姿勢嗎?
運動的動作幾乎都沒有明顯對錯標準 只有優劣勢的差異
他的教學會因此害你受傷或是練不到東西嗎
某些人抓著他是外國人 影片裡工商的點就開始打了
批外國人這點就不多說 這已經到不談道理的程度
工商這件事 某些人給人家的感覺就像是
你不講出個讓我多拉30公斤的訣竅還好意思工商
好像他逼別人買產品的樣子 覺得影片教不好不適合你
可以再找別的資訊再花時間鑽研 哪個練得好的人不是這樣
看了一個Youtube免費影片
就想學好健身界最複雜的動作之一會不會太貪婪又太天真了
雖說館長在重量訓練上真的很強
但不是關於健身的事情都是他的觀念才是標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0.196.13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uscleBeach/M.1512971948.A.C1A.html
推
12/11 14:01,
7年前
, 1F
12/11 14:01, 1F
推
12/11 14:08,
7年前
, 2F
12/11 14:08, 2F
→
12/11 14:08,
7年前
, 3F
12/11 14:08, 3F
→
12/11 14:09,
7年前
, 4F
12/11 14:09, 4F
→
12/11 14:09,
7年前
, 5F
12/11 14:09, 5F
推
12/11 14:10,
7年前
, 6F
12/11 14:10, 6F
推
12/11 14:12,
7年前
, 7F
12/11 14:12, 7F
不是質疑..不會有人的觀念永遠是對的
而且這件事怎看都是底下那群館粉的老鼠屎們塞攏館長出來講話的結果
還攻擊到人家老婆去了 重點老鼠屎的人數越來越多
推
12/11 14:13,
7年前
, 8F
12/11 14:13, 8F
→
12/11 14:13,
7年前
, 9F
12/11 14:13, 9F
推
12/11 14:17,
7年前
, 10F
12/11 14:17, 10F
推
12/11 14:25,
7年前
, 11F
12/11 14:25, 11F
推
12/11 14:27,
7年前
, 12F
12/11 14:27, 12F
※ 編輯: cola0205 (61.220.196.138), 12/11/2017 14:31:50
推
12/11 14:30,
7年前
, 13F
12/11 14:30, 13F
推
12/11 14:33,
7年前
, 14F
12/11 14:33, 14F
推
12/11 14:41,
7年前
, 15F
12/11 14:41, 15F
→
12/11 14:42,
7年前
, 16F
12/11 14:42, 16F
噓
12/11 14:55,
7年前
, 17F
12/11 14:55, 17F
→
12/11 14:55,
7年前
, 18F
12/11 14:55, 18F
→
12/11 14:56,
7年前
, 19F
12/11 14:56, 19F
→
12/11 14:56,
7年前
, 20F
12/11 14:56, 20F
建議去看一下前面關於物理治療的文
很多NBA球員起跳腳會內夾 某些健力選手蹲大重量也是
優勢就是得到更大的垂直向上的力量 缺點就是受傷風險高
他的動作來說 優勢就是他可以以豎脊肌群跟腿後負擔較少的情況下得到下盤的訓練
因為六角槓不是每間都有 Leg Press沒有自由重量的優勢 所以他選擇這樣的方式
是好是壞就是他個人的選擇 也許還有其他取代方式他沒想到或是他沒說他有練
至於你其他不知所云的話下面有專業的巨巨回答你了
推
12/11 15:06,
7年前
, 21F
12/11 15:06, 21F
→
12/11 15:10,
7年前
, 22F
12/11 15:10, 22F
推
12/11 15:14,
7年前
, 23F
12/11 15:14, 23F
推
12/11 15:19,
7年前
, 24F
12/11 15:19, 24F
→
12/11 15:20,
7年前
, 25F
12/11 15:20, 25F
推
12/11 15:20,
7年前
, 26F
12/11 15:20, 26F
→
12/11 15:21,
7年前
, 27F
12/11 15:21, 27F
→
12/11 15:22,
7年前
, 28F
12/11 15:22, 28F
推
12/11 15:26,
7年前
, 29F
12/11 15:26, 29F
推
12/11 15:27,
7年前
, 30F
12/11 15:27, 30F
→
12/11 15:27,
7年前
, 31F
12/11 15:27, 31F
推
12/11 15:29,
7年前
, 32F
12/11 15:29, 32F
推
12/11 15:37,
7年前
, 33F
12/11 15:37, 33F
→
12/11 15:37,
7年前
, 34F
12/11 15:37, 34F
推
12/11 15:56,
7年前
, 35F
12/11 15:56, 35F
→
12/11 15:57,
7年前
, 36F
12/11 15:57, 36F
還有 109 則推文
還有 4 段內文
→
12/12 14:41,
7年前
, 146F
12/12 14:41, 146F
整部影片動作的爭議我想我分析的算清楚了 像你們這種講不出東西硬要跳針碎嘴的我也
看多了 但你連秀成語都能講錯 我實在不知道你的人生還能做好什麼事
推
12/12 15:37,
7年前
, 147F
12/12 15:37, 147F
→
12/12 15:37,
7年前
, 148F
12/12 15:37, 148F
噓
12/12 17:03,
7年前
, 149F
12/12 17:03, 149F
推
12/12 18:33,
7年前
, 150F
12/12 18:33, 150F
噓
12/12 19:09,
7年前
, 151F
12/12 19:09, 151F
→
12/12 19:09,
7年前
, 152F
12/12 19:09, 152F
推
12/12 19:43,
7年前
, 153F
12/12 19:43, 153F
推
12/13 10:26,
7年前
, 154F
12/13 10:26, 154F
可是這篇就不是在談論動作的正確與否 是在談影片當事人為何會用這樣的動作以及
動作在不受傷的前提下本來就沒有一定的對錯標準 你一開始也沒針對動作在講只在跟
其他人吵BFR 現在又抓錯重點 到底是誰在跳針
※ 編輯: cola0205 (61.220.196.138), 12/13/2017 12:32:28
推
12/13 12:51,
7年前
, 155F
12/13 12:51, 155F
推
12/13 14:03,
7年前
, 156F
12/13 14:03, 156F
→
12/13 14:03,
7年前
, 157F
12/13 14:03, 157F
→
12/13 14:09,
7年前
, 158F
12/13 14:09, 158F
→
12/13 14:09,
7年前
, 159F
12/13 14:09, 159F
我發現你影片內容幾乎沒看 我上面文也沒看 不知道你是來討論還是真的來帶風向
我上面已經講他採取上半身比較直立的方式很可能就是要降低下背部跟腿後的負擔
這動作除了股四頭外其他部分刺激度都遠不如健力式硬舉 但優勢就是降低受傷風險
你會這樣講完全顯示你對姿勢與肌群刺激度的關聯一竅不通
再來 我也在文裡面有講過要練的好絕對不是只有上youtube看支影片就可以
一個新手只看過一支影片就下去練硬舉 不管他教學是看館長的完整版還是這個外國人的
個人姿勢版 做出來受傷的風險都是差不多高 原因在於新手沒經過練習是不可能發展出穩
定的發力控制 這就是用文字語言跟影片沒辦法教的地方 唯有自己鑽研動作跟花時間練習
而且那外國人有在影片講他怎站 還有正握勾握正反握拉力帶 只是館長認為還要把動作鍊
跟每個握法的優劣勢加進去才算好的教學 這部分我是同意 我本來就沒說他影片教得好
只不過姿勢應該是已經調整成符合他個人需求的方式 但在那攻擊別人的國籍身分跟家人
怎說都無關教學影片 除了顯得水準低落之外我不知道還有什麼能解釋這個行為
我已經為閱讀障礙的你翻譯了一篇白話文版 希望你要討論起碼也先讀過
推
12/13 15:06,
7年前
, 160F
12/13 15:06, 160F
→
12/13 15:06,
7年前
, 161F
12/13 15:06, 161F
→
12/13 15:06,
7年前
, 162F
12/13 15:06, 162F
※ 編輯: cola0205 (61.220.196.138), 12/13/2017 16:11:53
噓
12/13 16:28,
7年前
, 163F
12/13 16:28, 163F
推
12/13 18:06,
7年前
, 164F
12/13 18:06, 164F
→
12/13 18:06,
7年前
, 165F
12/13 18:06, 165F
→
12/13 18:08,
7年前
, 166F
12/13 18:08, 166F
推
12/13 18:54,
7年前
, 167F
12/13 18:54, 167F
→
12/13 18:54,
7年前
, 168F
12/13 18:54, 168F
→
12/13 18:54,
7年前
, 169F
12/13 18:54, 169F
→
12/13 18:54,
7年前
, 170F
12/13 18:54, 170F
→
12/13 19:47,
7年前
, 171F
12/13 19:47, 171F
→
12/13 19:47,
7年前
, 172F
12/13 19:47, 172F
→
12/13 19:48,
7年前
, 173F
12/13 19:48, 173F
→
12/13 19:48,
7年前
, 174F
12/13 19:48, 174F
推
12/14 07:28,
7年前
, 175F
12/14 07:28, 175F
→
12/14 07:28,
7年前
, 176F
12/14 07:28, 176F
→
12/14 07:29,
7年前
, 177F
12/14 07:29, 177F
→
12/14 11:26,
7年前
, 178F
12/14 11:26, 178F
→
12/14 11:27,
7年前
, 179F
12/14 11:27, 179F
推
12/14 12:01,
7年前
, 180F
12/14 12:01, 180F
→
12/14 12:02,
7年前
, 181F
12/14 12:02, 181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MuscleBeach 近期熱門文章
57
104
PTT消費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