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一些材質的透風數據

看板outdoorgear (戶外裝備)作者 (天堂之門)時間18年前 (2007/08/07 04:14), 編輯推噓3(301)
留言4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6 (看更多)
※ 引述《coldairgi (冷氣機)》之銘言: : (ptt修復了真是高興 :D) : ※ 引述《hdoor (天堂之門)》之銘言: ( 小的又刪了, 省一下版面 XD ) : 我對於5CFM理解似乎不大一樣 ^^ : APGraph裡面第三行提到windproof的測法,有註明固定5ft^3/ft^2/min的流量 : 所以似乎應該是指:同樣1平方英尺的面積內,每分鐘同樣5立方英尺的空氣通過 : 調整壓力的強弱,讓通過的空氣量是5立方英尺的時候,看看壓力是多少 : 然後換算成相對應的風速 是的, 如你所說, 是我有閱讀上的疏忽, 按照 5ft^3/ft^2/min 表示他布料的測試面積定在1平方英尺, 輸入氣流量維持在5 CFM , 控制布料兩端的壓力差(空氣就會從高壓往低壓跑), 去模擬 換算相對風速 我之前算出的那個數字0.057 MPH(5 ft / min)的氣流速度是無 再增加壓力差的情況下, 5 CFM的輸入氣流, 流過面積1平方英 尺的速度 ... : : 0.01 psi 怎麼換算成 23.72 mph ? 這個我就不是很清楚了 : 我在Google找到一份ASTM D737-96的說明文件 : http://www.uni.edu/tapp/pdf%20files/Air%20Permeability.pdf : How the Test Works一節提到 : 測試布料其中一邊連結到抽真空的裝置,造成兩邊壓力不同,然後量空氣流量 : 在之前文章中,有個我沒說的猜測(該是自招的時候:p): : 『我猜測』這個壓力差造成的空氣流動 : 跟實際山風吹拂的風壓,造成空氣由外往內的流量是相等的 根據你的資訊, 我用一個可能的圖示來想像說明他大概怎麼測試的: 防風版 布 防風版 可活動防風版 ↓ ↓↓ ↓ ∣ ̄ ̄ ̄∣|∣ ̄ ̄ ̄ ̄ ̄ ̄ ̄ ̄∣ ∣ ∣|∣ 5 ft^3 密室 ∣ ∣╴╴╴∣∣∣╴╴╴╴╴╴╴╴∣ ↙ ↑ 抽氣 防風版 Step 1: 右側一個 5N ft * 1 ft * 1 ft 空間大小的密室內放滿 空氣, 左側要抽真空的密室是右側的一半大(先打開防風 版讓四周與兩密室的空氣壓力平衡後關閉) PS. 防風版/布料面積: 1 平方英呎(1 ft * 1 ft) Step 2: 可活動防風版向內壓縮, 產生一個前推的力, 可以讓密 室內的空氣在取走布兩旁防風版後以0.057 MPH 速度前 進, 如此可得到 N 單位的初始恒定5 CFM (其實活動防 風版壓縮的距離也是可以計算的, 不過我偷懶, 而且這 個機構是純假設) Step 3: 抽氣端抽真空, 設定完成兩端壓力差 (用一大氣壓換算, 抽成真空後, 按coldairgi大大的公式, 兩端壓力差形成 的風速初值約 = 900.7 MPH) Step 4: 打開布料兩側防風版, 右側活動防風版以5 ft / min的 速度穩定往左側移動, 直到達到右側密室的中間點, 讓 氣從右側流到左側, 感應左側真空端壓力上升的狀況, 直到一個穩定值, 此時兩端的壓力差, 就可以換算成目 前能抵抗多少的風速在吹布料(左側壓力上升到穩定表 示右側的空氣已經過不來了, 這時的壓力差, 換算的風 速值, 就是該布料的windproof級數) PS. 其實穩定值的決定未必是數值完全不動, 因為這需 要的時間或其他變因可能不允許, 所以也許是幾秒內都 不變化了就當穩定值, 或是特定幾分鐘後, 大家一起把 當時的壓力當穩定值 ... 因此我相信算出來的還是有 一定的誤差, 而且這個誤差所造成的影響讓windproof的 級數較"樂觀" 註1: 稍微改變一下作法, 應就可以量文中提到0.01 PSI壓力下的透 風程度了 註2: 上面虎爛的方法有一個假想中的前提, 就是壓力的穩定值到 達的時間點, 要快於活動擋版到中間點的時間 ... 不然就達 不到恆定 5 CFM的設計 註3: 為何活動防風版只到中點? 因為, 再往前進就會壓縮到所有 空氣原本的體積大小(左側原本真空, 右側是左側兩倍大, 打開防風版後是整個空氣所在空間往左移, 符合5CFM流速) 這樣就會讓整體壓力上升, 形成不想要的實驗參數 ... 註4: 以上純屬虎爛, 僅能參考, 不反映實際情況(因為我還沒看 完那份ASTM ... 能不能讓我偷懶, 請coldairgi大補充吧) : 會這樣猜是因為APGraph最後說「一旦找到對應於5CFM的壓力值,便將壓力換算成風速」 : 讓我覺得,真空造成的壓力差是跟實際風壓一樣 : 要不然這個壓力差就不可能換算風速~ : (本段猜測有請專業人士指教正不正確 m(_._)m ) ^^^^^^^ 這是從屁股看過去的方向嗎? sorry 上面這段文義我不是很瞭 :P 不過我想應該意思有到, 你 猜的應該沒錯 ... 雖然整體測試細節還是不甚清楚, 但是大致輪廓我想有個底了 ... (偷砍一些 ... :P ) : 承上一段,0.01psi的風壓相當多少風速? : 我參考這個網頁:http://0rz.tw/272UM 這個reference要列出來呀 XD, 還要詳解, 寫論文的時候才不會 被亂訂 XD~~~ : : cm3/second 換 ft3/min (CFM) 沒有甚麼問題, 單位乘 : : 除一下就好 :P : : 唯一的價值就是某種情況下, 兩者的透氣力(有兩種, 內 : : 往外或外往內)相差約 9.5 倍 XD : 假設montane的"cm^3/second"的單位面積是"cm^2",那麼單位乘除一下的話 : microlight相當於0.79CFM、equilibrium相當於7.48CFM : 我在想microlight有這麼防風嗎 @@~ er ... 單位換算是換成CFM (ft^3/minutes) 所以上Google打: 0.4 cm^3/second = ? ft^3/minute => 0.00085 CFM (Microlight) 3.8 cm^3/second = ? ft^3/minute => 0.008 CFM (Equilibrium Stretch) 單就數字跟REI的比很虎爛, 比雨衣抗風? 不可能, Pertex Equilibrium Stretch 確實可以感受到風的穿刺 ... 不能確定他們的實驗環境無法對這些數據做客觀比較, 若也是利用壓力算透氣, 如果Pertex加的壓力小於.01 psi; 或是總輸入風量變少(少於5 CFM), 都會讓結果透過的 風量變少 ... : 這邊順便請,穿過Pertex Microlight材質的風衣/外套的人發表一下防風的意見 ^^ 這個就等某位大德的心得報告了 :P : : 寫信去Pertex問, 說不定有答案 XD~ 感謝coldairgi大大 : 當然是寫了~ : 當然沒回信!!!XD 要不然就會出現在文章中『Pertex官方指出...』 : 該不會要寫日文才理我吧? 我不會日文阿 @@~ 本版臥虎藏龍, 辦個活動找人寫日文信說不定有機會 X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29.3.102

08/07 04:16, , 1F
早安阿! XDD
08/07 04:16, 1F
※ 編輯: hdoor 來自: 125.229.3.102 (08/07 04:17) ※ 編輯: hdoor 來自: 125.229.3.102 (08/07 04:18)

08/07 04:19, , 2F
小的先鬥估啦 A_Av 起來再好好拜讀!
08/07 04:19, 2F

08/07 04:22, , 3F
我是壞孩子, 不要學我, 我今天上班鐵定很爽 囧 ...
08/07 04:22, 3F

08/08 15:08, , 4F
天啊!只能拜了.....orz
08/08 15:08, 4F
文章代碼(AID): #16ju4wus (outdoorgear)
文章代碼(AID): #16ju4wus (outdoorg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