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快速檢測是否呈現輻輳疲勞狀態

看板optical (眼鏡)作者 (學)時間13年前 (2012/06/02 11:54), 編輯推噓1(103)
留言4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kramnik (marmotte)》之銘言: : 大部分配鏡時..通常只考慮[調節]..而忽略了[輻輳].. : 尤其是當配戴者抱怨"視近物不適"時.. : 絕大部分的瞬間第一決策通常都是"調降近視度數".. : 利用正透鏡來取代睫狀肌..將影像前拉..藉以舒緩[調節]的負擔.. : 而忽略了[輻輳]疲勞的可能性.. : 這種瞬間決策來自於經驗的大量累積..也通常不會出錯.. : 因為絕大部分的個體視近時..[輻輳]負擔不足以使他們產生疲勞.. : 但如果被驗佩者剛好是群體中的少數.. : 調節近視度數後仍然呈現劇烈的疲勞不適狀態.. : 顯然驗光師的第一次決策是失敗的.. : 如果有第二次決策成功的補足算是亡羊補牢.. : 如果沒有..就成了羅生門.. : 也許有驗光師會提出說.. : 下決策前..直接在視近時執行sheard或percival準則不就行了.. : optical版 #1ApUatTw篇及#1Ar84Zpr篇有提出一些上兩個準則執行方式及探討.. : 看完這兩篇..可以歸納出兩個結論.. : (1)準則定義很抽象.. : (2)執行程序耗時且繁雜.. 受過完整視光體系教育的驗光師都會知道 標準流程中在驗光之前有一個流程叫做"Entrance test(初步檢查或入門檢查)" 絕不是一坐下來就開始驗光 初步檢查的目的就在於先行針對眼球病理、視覺功能或屈光問題進行一連串 快速而粗略的篩檢 而其中一個步驟稱為"聚合近點檢查(NPC,Near point of convergence)" 很短的時間就能快速判斷是否有聚合(輻輳)方面的問題,特別是外斜患者 而sheard或percival準則則是在完整驗光及雙眼視覺功能檢查後(是有點繁雜..) 須要給予額外處置如稜鏡或訓練時,做為一種參考之用,準則定義是很明確的 但並非在一般流程當中使用。 : 要快速的觀察固視偏差..可以直接靠觀察立體感圖卡時的立體感程度來判定.. : 節錄sazana網頁的固視偏差(Fixation Disparity)四種類型曲線 : http://jim0423.blogspot.com/2012/01/fixation-disparity.html : Sheedy&Saladin準則告訴我們在斜率在反曲點的附近..屬於舒適.. : 這區域斜率較接近0(平坦)..且寬廣.. : 少部分的個體..再承受一定的[輻輳]負擔下出現疲勞.. : Sheedy&Saladin準則告訴我們此時固視偏差曲線斜率的絕對值必然急遽攀升.. : 固視偏差會隨著[輻輳]輻輳負擔的增加而急速增大.. : 也就是代表立體感此時會快速下滑.. : 回到正提.. : 前文所提到的少部分的個體在"視近"狀態下觀測立體圖卡會表明立體感微弱或甚至消失.. : 給予稜鏡輔助可以降低固視偏差..也就是提升立體感.. : Sheedy&Saladin準則告訴我們只要超過足夠的稜鏡輔助.. : 固視偏差值縮小的幅度將會趨緩(代表此時屬於舒適狀態).. : 也就是代表超過一瓶頸的稜鏡輔助..立體感也不會明顯增加.. : 此時就接近Sheedy&Saladin準則所給予的最舒適稜鏡給予量值..即反曲點附近.. : 這種檢測非常直觀,簡易,且快速.. : 偶然的際遇讓我發現了此檢測方法.. : 在此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夠造福更多人.. 好方法.. 針對某些特定患者的確能加速檢查速度。 不過固視偏差的測量其實也不會很久(若不要把曲線全畫出來的話...) 有機會不妨試試.... 話說驗光師法近來吵得很熱.... 等通過後,應該有機會將標準驗光流程(盡量)統一化 民眾的問題會減少很多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52.156.143

06/03 04:31, , 1F
一般店家都會先給予ADD+2.00讓消費者試戴
06/03 04:31, 1F

06/03 04:31, , 2F
說法是調節放鬆......但其意義並非在此
06/03 04:31, 2F

06/03 04:32, , 3F
視網膜鏡檢查的工作距離,也有相同功效
06/03 04:32, 3F

06/03 04:33, , 4F
消費者也比較不容易有"調節"介入,供作參考
06/03 04:33, 4F
文章代碼(AID): #1FoOwCoX (optical)
文章代碼(AID): #1FoOwCoX (opti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