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S00.眼鏡鏡片設計理論(序章)

看板optical (眼鏡)作者 (marmote)時間1周前 (2025/08/28 00:59), 1周前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1周前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jimmylin2002 (小吉米)》之銘言: 本文旨在分享鏡片設計的臨床應用實例及相關數理模型的分析, 期望能為讀者提供有價值的參考,推動視光學領域在理論與實踐方面的不斷進步。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71.87.11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optical/M.1755868453.A.CC2.html

08/25 08:41,
建議應載明引用來源....
08/25 08:41
您好,誠摯感謝您撥冗閱讀。 這份回文想表達的,是我們對於知識與學問的一份初衷與信念。 我們所撰寫的文章與影片,不是複製轉述他人的結論, 也不是片段文字的拼湊,而是一場真切的數學探索。 全文皆以馬克思威爾方程式為唯一的起點與依歸 ▽xE = -μ*δH/δt ▽xH = j +ε*δE/δt ▽。D = ρ ▽。B = 0 讓數學成為骨架,在推導的歷程中層層展現其內在的邏輯與秩序。 當今許多語言模型或科普式的解釋,看似能給出煞有其事的結論, 但往往僅止於語言表層的模仿,並不意味理解了數學方程的內涵。 --------------------------------------------------- 我舉個例子,像是近期114年07月,榮吉教授閱覽教材時發現 https://i.meee.com.tw/Bc3X3JA.jpeg
視光教科書列載的消除球面像差的鏡片設計是有問題的。 https://i.meee.com.tw/cBSDSg9.jpeg
視光教材內文說明要消除眼鏡鏡片的球面像差 正透鏡需製作成前表面呈現凸面,後表面呈現接近平面; 負透鏡需製作成前表面呈現凹面,後表面呈現接近平面。 但實際上消除球面像差的眼鏡鏡片設計, 正透鏡應製作為前表面呈現凸面,後表面呈現凹面; 負透鏡應製作成前表面呈現凸面,後表面呈現凹面。 https://i.meee.com.tw/ZCmnQnI.jpeg
會出現這樣的誤植, 原因在於編撰教材的作者沒有真的理解方程式的內涵。 Define shape factor M = (R2+R1)/(R2-R1) position factor X = (S'+S)/(S'-S) W(aberration) = (1/32)*h^4*f^(-3)*{[(3n+2)/n]*M^2 -[4*(n+1)/(n-1)*n]*X*M+[(n+2)/(n-1)^2*n]*X^2+n^2/(n-1)^2} 當X是定值時,W極值出現在 M = -2*[(n^2-1)/(n+2)]*X 當M是定值時,W極值出現在 X = -2*[(n+1)/(3*n+2)]*M 對於望遠鏡頭, 我們只需將物距為無窮遠,光闌設定為與鏡面重合, 此時最小球面像差鏡片形狀方程解為 [F/(F-2*F1)] = 2*[(n^2-1)/(n+2)] 上式可重新整理為 F1 = F*[n*(2n+1)/(2n+4)] 而這就是使用估狗搜尋,或著詢問Chatgpt所獲得的答案 但對於眼鏡鏡片, 我們需將像距變更為頂點距離,光闌設定與瞳孔重合, 最小球面像差成立的鏡片形狀方程此時將會變為另一形式 [F/(F-2*F1)] = 2*[(n^2-1)/(n+2)]*[F+2*(1/0.012)] 如果我們誤信教材內文,製作如上所示的消球差望遠鏡片, 佩戴者將會陳述影像異常模糊,物體劇烈形變,完全無法佩戴。 ---------------------------------------------------- 再舉個例,如市面上眼鏡鏡片廠商的行銷廣告詞宣稱, “新一代漸進多焦設計,由於將累進帶從外表面改安置於內表面, 因為離瞳孔比較近,清晰視野範圍將會比舊有外表面設計寬廣。” https://i.meee.com.tw/xUkwDex.jpeg
然而若驗光人員或消費者誤信廣告文宣, 為遠視患者選擇更昂貴的內面累進漸進多焦點設計, 他們將會經歷一場完全相反的糟糕驗配體驗, 近方清晰視野範圍將會異常狹小,跟宣傳文稿背道而馳。 如果我們有獨立思考與數學推演的能力, 便能以自身的理性判斷檢驗各種說詞與數據, 不致輕易受制於廠商所營造的片面敘事或誤導性宣傳, 而能在清晰的邏輯基礎上,做出真正符合事實真相的判斷。 ---------------------------------------------------- 影片與內文裡提及的特殊人名橢圓函數, 我們也沒有搜尋及閱覽到有相關深入探究的文獻。 然而我們深信推演出來的數學方程跟當時古人計算是一致的。 一位已故 Zeiss 視光工程師 Darryl J. Meister, 他生前曾經製作過一款眼鏡鏡片光學計算機, https://opticampus.opti.vision/tools/downloads.php 計算機雖然沒有公開各項函數的完整數學表示式, 但其能直接輸出切爾寧橢圓與帕西瓦橢圓的圖像, 並能利用計算機算力直接列載無近似的精確數值。 我們利用馬克斯威爾方程遠焦近軸近似直接進行計算。 https://i.meee.com.tw/6sggUQj.jpeg
所推演出來的切爾寧圖樣跟計算機的輸出圖像是吻合的。 https://i.meee.com.tw/RcEd0qr.jpeg
雖然我們的帕西瓦圖樣跟計算機的輸出圖像是不同的。 https://i.meee.com.tw/6srvyWF.jpeg
但是跟利用計算機算力無近似的列載數值是契合一致的。 https://i.meee.com.tw/We0gwx2.jpeg
這顯示帕西瓦當時的數學計算存在邏輯推演錯誤, 我們猜測出他生前推算過程中可能出現紕漏的部分, 並成功重現吻合原始帕西瓦橢圓樣貌的函數形式。 https://i.meee.com.tw/f1FQ5ua.jpeg
---------------------------------------------------- 從方程式出發,依循數學的演繹,才能確保每一步皆清晰可溯, 這正是區辨真正理解與單純仿效的根本所在。 倘若知識僅停留於表層的敘述,它終將流於空泛而喪失深度與厚度。 唯有在自洽嚴整的數學架構中,方能為未來的探索奠下堅實的基礎。 語言或許可以模仿,但邏輯無法偽造, 而這也正是我們評判一切學術探索價值的黃金準則。 -- "The science I see delivers to me a feeling of great beauty, but few others see it. This makes me sad." —Feyman's Letters: The Beat of a Different Drum, October 1967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9.177.15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optical/M.1756313955.A.DB4.html ※ 編輯: kramnik (111.249.177.157 臺灣), 08/28/2025 10:19:17
文章代碼(AID): #1ehpbZsq (optical)
文章代碼(AID): #1ehpbZsq (opti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