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眼鏡] 兩眼視差大又配舒壓眼鏡

看板optical (眼鏡)作者 (小吉米)時間1天前 (2025/07/24 18:53), 1天前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當眼鏡鏡片的光學中心沒有對準視軸時, 將會產生傾斜像差位移,也就是俗稱的棱鏡效應。 此種影像位移的幅度與鏡片的屈光力呈正相關, 近視度數越高,影像偏移的程度會越大; 反之,度數越低,影像偏移幅度則相對較輕微。 當視差患者佩戴框架眼鏡,旋轉眼球視物時, 由於框架眼鏡的光學中心並不會隨著眼球旋轉而移動。 視差患者度數較高的那眼影像偏離程度較高, 度數較低的那眼影像偏離程度較低。 因此患者常會主述,直視時兩眼影像尚能重疊, 但偏斜視物時,影像會出現錯位,呈現斜位參差效應。 然而,根據《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雜誌雜誌》 1984年顏美媛的醫學紀錄,顯示就算視差高達600度, 絕大部分視差患者佩戴框架眼鏡時仍舊可以良好適應。 依據您文章的敘述, 舊眼鏡配置的度數差異比新眼鏡還要高, 但反而沒有適應上的問題, 因此排除您不舒適的原因, 並非起因於非共動性的斜位參差。 易讀版影片連結:https://youtu.be/1ED8IdDwsK0
--------------------------------------------------------- 當臨床上想要緩解近方調節運動的負擔時, 常會考慮選用漸變球鏡形式的多焦處方來達成目的。 鏡片越往上側,負屈光力越高; 反之,越往下側,正屈光力越高。 藉此設計來降低佩戴者近距離用眼時的調節需求。 然而從光學設計角度觀察,多焦鏡片在視軸進行水平翻轉, 缺乏宇稱對稱性,這符合產生彗星像差畸變的必要條件。 這也說明,當佩戴者初期使用漸變多焦處方鏡片時, 常需要歷經一段影像畸變搖晃的適應過程。 初佩戴者會描述地板浮浮的,踩樓梯踏空, 旋轉頭部會暈眩失焦,眼部周圍充滿緊繃的壓力。 實務上,可以選用內面累進設計作為應對策略, 透過降低近方前表面屈光力設計, 額外導入較顯著的負球面像差畸變, 來中和多焦處方的正彗星像差畸變, 從而緩解影像搖晃,提升佩戴舒適度。 易讀版影片連結:https://youtu.be/EVtjzcOGMak
------------------------------------------------------------- 另一個要注意的重點在於, 當我們決定選用佩戴多焦處方的眼鏡鏡片設計時, 由於多焦鏡片的棱鏡參考點會向下偏移, 當視差患者從單焦處方轉換成多焦處方時, 若沒有修正參考點下移額外產生的棱鏡效應, 即會有可能造成垂直方向的聚合偏差性雙眼異常。 舉個例, 右眼為近視600度 散光125度 軸向180度, 左眼為近視975度 散光250度 軸向180度, 若選用Zeiss的多焦處方設計, 其會產生(9.75+2.50-6.00-1.25)*0.6, 也就是3個棱鏡度的影像錯位參差。 為了避免出現垂直方向的聚合偏差性複影, 我們必須在右眼額外開立3個棱鏡度基底朝上的棱鏡處方, 重新導引影像至雙眼融合協調的狀態。 這不僅是確保視覺舒適的關鍵, 更是在轉換多焦點處方過程中不可輕忽的重要臨床細節。 易讀版影片連結:https://youtu.be/vmKuTKPDCMA
-- "What I cannot create, I do not understand." —Richard Feynman,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71.44.25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optical/M.1753354409.A.06E.html ※ 編輯: jimmylin2002 (111.249.172.186 臺灣), 07/24/2025 22:44:17
文章代碼(AID): #1eWX2f1k (optical)
文章代碼(AID): #1eWX2f1k (opti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