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台灣的未來走向

看板TWproducts (臺灣製造/愛用國貨)作者 (無聊中)時間3年前 (2022/05/29 00:03), 3年前編輯推噓14(14035)
留言49則, 1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我只是亂想亂想 我覺得未來不管哪一國都要能自給自足 也就是不能依賴國際貿易 台灣必須走向不管哪個國家要跟我們斷交 我們也不怕(但仍必須和大家維持良好關係) 至於士農工商 不管人才.物流.經濟發展.工商業所需所求.....都必須不必看別國的臉色 我們要能自立自強 自己就能生存的很好 而與其他國家間的合作只能當作加分絕不可依賴 這是我覺得未來台灣要走的走向 甚至超前部屬 把未來超夯產業先拿下 如綠能.環保的相關產業.電子資訊方面我比較不懂.教育人才培育規劃..... 大家可以一起想 總而言之 必須自立自強 台灣人大家團結合作(要區分是不是自己人~) 大家一起加油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4.218.129.12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Wproducts/M.1653753816.A.145.html ※ 編輯: hlzy (124.218.129.121 臺灣), 05/29/2022 00:06:35

05/29 21:30, 3年前 , 1F
首先請重視文組、設計、行銷再來談拿下未來產業。還有
05/29 21:30, 1F

05/29 21:30, 3年前 , 2F
不依賴國際貿易是絕對不可能、對國際政治關係也沒好處
05/29 21:30, 2F

05/29 21:30, 3年前 , 3F
的事
05/29 21:30, 3F

05/30 10:30, 3年前 , 4F
糧食自給率也很重要呀!台灣的自給率超低的....
05/30 10:30, 4F

05/31 01:22, 3年前 , 5F
食農教育、飲食習慣都有關係
05/31 01:22, 5F

05/31 12:34, 3年前 , 6F
中國人的想法也跟你差不多XDD
05/31 12:34, 6F
那麻煩他們趕快獨立喔 ※ 編輯: hlzy (1.173.225.153 臺灣), 05/31/2022 12:39:45

06/03 00:04, 3年前 , 7F
土地利用率又不高 不得不仰賴進口吧
06/03 00:04, 7F
恩 所以才要說要提高自有自足的能力

06/03 00:06, 3年前 , 8F
綠能 環保 你可以搜尋一下資訊就知道我們目前跟超前這兩
06/03 00:06, 8F

06/03 00:06, 3年前 , 9F
個字是完全沾不上邊
06/03 00:06, 9F

06/03 00:07, 3年前 , 10F
先了解現況再討論會比較有建設性ㄅ
06/03 00:07, 10F
應該是有的 我看過介紹 科研院有目標計畫在實施

06/03 10:17, 3年前 , 11F
那些都沒用 糧食能源不能自給就被掐住脖子了
06/03 10:17, 11F
是的糧食必須自給自足

06/03 10:17, 3年前 , 12F
缺能源時 沒能源等於沒電 任何產業隨時都停擺
06/03 10:17, 12F
看是什麼能源 現在大國搶來搶去 台灣也要先部屬

06/03 12:45, 3年前 , 13F
台灣的量體 不依靠國際貿易是不太可能的
06/03 12:45, 13F
我是覺得是可以的

06/03 15:51, 3年前 , 14F
台灣自給率很低是因為休耕政策吧 像宜蘭稻作都一年一期
06/03 15:51, 14F

06/03 15:51, 3年前 , 15F
第二期休耕
06/03 15:51, 15F
台灣真的有自給率很低嗎?

06/03 19:13, 3年前 , 16F
台灣適合稻作(當然也有少量麥作),先從多吃一點本地
06/03 19:13, 16F

06/03 19:13, 3年前 , 17F
產稻米開始吧。
06/03 19:13, 17F
有阿

06/03 23:12, 3年前 , 18F
從供水問題上來看 其實台灣是應該減少稻作 走旱作 尤其
06/03 23:12, 18F

06/03 23:12, 3年前 , 19F
西部地區
06/03 23:12, 19F
不清楚

06/04 01:47, 3年前 , 20F
供水問題屬於並非不能改善的問題
06/04 01:47, 20F

06/04 01:47, 3年前 , 21F
台灣又不是真的缺水資源 只是很多流走了而已
06/04 01:47, 21F
了解 看政府如何改善 ※ 編輯: hlzy (124.218.129.121 臺灣), 06/04/2022 15:11:27

06/05 12:29, 3年前 , 22F
可惜台灣一堆想推廣本土米食文化的,連無麩質都做不出
06/05 12:29, 22F

06/05 12:29, 3年前 , 23F
來,不然就能跟國際接軌了。
06/05 12:29, 23F

06/07 10:00, 3年前 , 24F
真的是胡思亂想,光麵粉就不可能自給自足了,雖然台灣可
06/07 10:00, 24F

06/07 10:00, 3年前 , 25F
以種小麥,但不可能種出那麼多
06/07 10:00, 25F

06/07 12:35, 3年前 , 26F
麥產量不大,還是可以大推廣米食阿,米粉米麵包等等。
06/07 12:35, 26F

06/07 12:35, 3年前 , 27F
跟很多國家相比因為地形問題自給率難以提高
06/07 12:35, 27F

06/07 12:35, 3年前 , 28F
問題是還一直下降
06/07 12:35, 28F

06/07 12:35, 3年前 , 29F
台灣糧食自給率1985年達56%,但2020年僅剩31%。
06/07 12:35, 29F
來自農委會的資料 由於國內稻米自給率高達9成,進口稻米數量所占比例較小,國內稻米價格基本上不受國 際價格波動影響,主要係隨著國產米收穫量的增減,呈現季節性起伏。 但對黃豆小麥玉米進口依賴深

06/07 12:39, 3年前 , 30F
樓上的朋友可能有點誤會,米食本身就沒有麩質存在
06/07 12:39, 30F

06/07 16:35, 3年前 , 31F
稻米本身沒有,但台灣的加工食品通常都會繼續加含麩質
06/07 16:35, 31F

06/07 16:35, 3年前 , 32F
成分,比如小麥蛋白,所以台灣的米食不等於無麩質。(
06/07 16:35, 32F

06/07 16:35, 3年前 , 33F
比如星巴克的米吐司依然含麩質)
06/07 16:35, 33F

06/07 16:37, 3年前 , 34F
因此即使台灣推米食文化,也依然沒辦法打入剛好有國際
06/07 16:37, 34F

06/07 16:37, 3年前 , 35F
市場的無麩質領域。
06/07 16:37, 35F

06/08 17:27, 3年前 , 36F
我支持要盡全力保有自行生產的能力,但是台灣的人口跟經
06/08 17:27, 36F

06/08 17:27, 3年前 , 37F
濟規模真的不夠完全自己關起門來玩啦!查一下就知道了
06/08 17:27, 37F
像是中國這次又禁台灣的石斑魚... 所以我們不要依賴任何一國 但是可以和另其他國家形成貿易好夥伴但又不是非他不可 讓台灣的產品質精價良是一個目前很好的導向 且和世界各國都交朋友 就可以免除這樣的狀況 還有我說要能自給自足是因為只要我們依賴任何一國的大量必需品 則必須看他們的臉色 就像我們台灣的晶片一樣 其他各國都要看我們的臉色 所以我才說要發展前瞻性產業 ※ 編輯: hlzy (1.173.254.16 臺灣), 06/13/2022 08:52:10 ※ 編輯: hlzy (1.173.254.16 臺灣), 06/13/2022 09:02:27 關於糧食自給率大家可看看這個報導 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67553/ ※ 編輯: hlzy (1.173.254.16 臺灣), 06/13/2022 09:29:15

06/18 13:10, , 38F
這問題大家都知道 但解決不了
06/18 13:10, 38F

06/18 13:10, , 39F
這是全世界都這樣
06/18 13:10, 39F

06/18 13:10, , 40F
全都要結果可能就是全都不好
06/18 13:10, 40F

06/23 18:27, , 41F
能源跟材料根本不可能不依賴
06/23 18:27, 41F

06/23 18:27, , 42F
討論差不多就可以結束了
06/23 18:27, 42F

06/23 18:27, , 43F
沒有能源跟材料 晶片都生產不出來了
06/23 18:27, 43F

06/23 18:27, , 44F
台積電只是代工的 而且外資持股71%
06/23 18:27, 44F

06/23 18:27, , 45F
當能源跟材料影響生產時
06/23 18:27, 45F

06/23 18:27, , 46F
代工的品牌就會要求在本國生產
06/23 18:27, 46F

06/23 18:29, , 47F
石斑魚本來就是華人在吃
06/23 18:29, 47F

06/23 18:29, , 48F
跟品質無關的 外銷難
06/23 18:29, 48F

06/23 18:29, , 49F
台灣人多吃還比較實際
06/23 18:29, 49F
文章代碼(AID): #1YaaVO55 (TWproduct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 之 2 篇):
文章代碼(AID): #1YaaVO55 (TWprodu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