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Caballero 卡瓦列羅 手工渲染皮鞋

看板Suit_Style (西裝板)作者 (mrso)時間11年前 (2014/03/31 07:41), 編輯推噓12(12023)
留言35則, 1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4 (看更多)
※ 引述《impulse (接近無限透明的藍)》之銘言: : 其實我並不同意原Po這段話的看法 : 但我常常掛在口頭上,也喜歡放在文章裡的一句話是 : 『身為一個消費者,你絕對有無限的批判的權力』 各人有各自的看法,這也是討論的意義所在,在此先望頂宅大 海涵,小弟回文時會比較不客氣,但絕無不敬之意,還望見諒 : 對於追求極致CP值的消費者來說 : 想盡辦法追求最物美價宜的品項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這是的確的,但我的看法是,一件商品的價值 不單純是指其貨物本身,而是包括了整個購買的前置與購買經驗 : 不用說別人,我自己一直都在零售業界 : 長期下來根本就養成一個很扭曲的購買價格概念 : 而話說任何類似的紳士裝討論區 : 也都或多或少的在提供同好此類的資訊 : 我也認為是很正常的事情 : 但即使是這樣,我個人認為 : 原Po所指的這個鞋子品牌或許也沒有不堪到這樣的地步 : 而非要抓來打臉一番不可 : 或許原Po認為,他們的工藝水準還不到一定的水平 : 卻販售他認為相對高的價格(一個可以買更好的國外鞋款的價格) : 只是用行銷的語言和手段,來將它們的價格衝高 : 尤其可能還是錯誤的工藝資訊 : (這只是我個人的猜測,或許原Po的不滿還有其他的原由) 頂宅大所說的其實有不少都是我心中所想 但個人覺得是「部份正確」 先來說說我對這牌的看法,實物也好,圖片也好 小弟向來都覺得這牌的產品是很一般(更別說當初只有膠合鞋) 姑勿論這些,個人感到此牌最大的問題,是在於誤導消費者方面 一方面,他們故意發布一些錯誤的工藝資訊,同時不提及自身的產品 是膠合鞋的部份,這我覺得是在刻意隱瞞 而另一方面,也是最大問題的方面,他們刻意把國外同類型產品的價格說高 比方說平均要價約三百歐元的PITINA SHOES,他們卻在他們的廣告開箱中說 「在國外這種鞋子最少要好幾萬一雙」(大概是這樣,原文被01刪了) 這跟對不知農產品詳情的人說 「這日本蘋果在國外賣一兩千塊一個捏,我才賣你三百,超值吧?」 有甚麼大分別嗎?這已經不是用行銷手段將價格衝高,而是刻意的誤導了。 更別說三四百歐元的價位已經是GOODYEAR/BLAKE/BOLOGNA工法 膠合鞋的話...其實自己買一雙膠合皮面白鞋(約100歐元) 再寄去做PITINA(很多家都有提供客製PITINA服務) 這樣來說,要得到這家所謂要好幾萬的產品 實際需要付出的成本,可能是一萬台幣不到,還可以客製捏 : 而我不贊成這樣就要打廠商臉的觀點是: : 第一,會Marketing,但鞋做不好的人沒資格賣這個價錢? : 如果認為Marketing不是成本不該計價,這我絕對不認同 : 這陣子剛好跟大陸的同好在討論類似的問題 : Marketing得好,公關吃得開的西裝訂製品牌,能不能賣相對的高價? Marketing絕對沒問題,但很大的問題是誇大與誤導 正如西裝板主之前在BLOG上有提到拿坡里肩的問題 個人覺得C牌的鞋的行銷,問題更嚴重 : 裁縫師傅不服氣,說他們的東西不過爾爾,賣那個價錢是坑人! : 但是師傅啊,你早早下班的時候,人家還在酒吧裡跟客人喝酒陪笑 : 你放假在家裡休息的時候,人家在各個交際場子想辦法認識客人 : 你穿得輕鬆愉快在散步的時候,人家每天都得努力健身外加仔細打扮才能出門 : 為什麼這樣或這些付出就不能加在產品的價格裡呢? : 同樣的,Marketing的成本或付出, : 第二,所有新進廠家最要緊的事情之一是『生存』 : 可能有人要說這樣不對,他們怎麼可以沒有職人精神 : 當然要把做出完美的商品放第一位,怎麼可以是生存 : 在台灣,針對紳士裝產品創業的人 : 如果不是對紳士裝,對這些商品有足夠的熱情 : 哪一個傻了要來做這個? 沒錯,這我認同,可是問題不是出在這邊。 : 我認同可能許多的品牌的產品還不到位 : 尤其跟那些個一般認為品質精良的國外品牌來比較 : 但硬是要這樣就大肆說這品牌不認真,不像話,應該要打臉一番 : 我認為對於新進品牌也實在是過於嚴苛了 如果是一個正當地宣傳自家產品,如實地說明商品的商家 個人覺得絕對值得嘉許跟支持,正如我雖然不愛林果的產品 但最少他們的做法個人覺得是很正當的 做生意有一件事情很重要,那就是商德 如果在宣傳時已經刻意去誤導消費者 即使產品多到位,也是沒有用,被抓出來還是會被罵 更別說C家的產品其實沒多到位...(不過我近三個月沒到他們的店面,現在的情況 或許有變) 個人其實覺得這跟X王的火鍋有點像 只是X王的是食品,他的是鞋子 但人家X王被抓出來還會道歉,他們卻只有意圖用時間沖淡 再繼續使用相同的手法 : 第三,消費本身也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 : 你為什麼覺得某個東西比較好?CP值比較高 : 這本身就是一個需要有比較基礎的說法 : 這一個觀點上,要寬容一些的對象是消費者 : 如果按照原Po的想法,這品牌的行銷方式讓人如此想打臉 : 豈不是說跑去買他們家的消費者就是不明智到了極點? : 如果買得到價格實惠,品質又好的商品,當然很令人開心 : 但也不代表那些價格訂得高的廠商都是無良又不知上進的廠商 : 購買的消費者都是不思長進,不好好做功課的消費者 : 消費者也需要透過這樣的過程來進步,來學習 : 或許得要到他真的穿了這鞋子一陣子,他不滿意了 : 消費者對於商品的要求自然就會向上提升 : 但如果就說他這時候買的這鞋是被騙或CP值太低 : 這對廣大一般的消費者來說,同樣也是過於嚴苛了 同上,問題不是出在CP值高與否,就不再論述了 : 但最終還是會到開頭的那句話 : 『身為一個消費者,你絕對有無限的批判的權力』 : 而且畢竟這裡是紳士裝的專版, : 各個領域的『魔人』都有 : 所以其實通常批評的出發點都是對於商品的愛好 : 但我想我以一個也是紳士裝消費者,愛好者 : 但也同樣有一些廠商端經驗的角色 : 希望可以提供在關於『消費』的這件事情上,一點點不一樣的思考 : 以上,報告完畢! 感謝頂宅大的高見,上面的說話如有得罪,請多多包涵。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22.34.35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Suit_Style/M.1396222918.A.580.html

03/31 10:49, , 1F
我倒是覺得 適當地闡述彼此的意見 是件好事^^
03/31 10:49, 1F

03/31 10:50, , 2F
至少讓我們新手可以多吸收一些觀點^^
03/31 10:50, 2F

03/31 11:46, , 3F
前面打臉文發的比較簡略,難免造成爭議
03/31 11:46, 3F

03/31 11:51, , 4F
本板歡迎主觀建議,當然PO文詳實點是最好的了
03/31 11:51, 4F

03/31 11:53, , 5F
m大重點於這牌有誤導顧客嫌疑
03/31 11:53, 5F

03/31 11:55, , 6F
i大重點於市調成本轉嫁顧客是正常
03/31 11:55, 6F

03/31 11:57, , 7F
但m大指的是不應用誤導顧客來轉移marketing成本
03/31 11:57, 7F

03/31 12:01, , 8F
大家思考想信自己會有心中定論
03/31 12:01, 8F

03/31 12:01, , 9F
同時感謝兩位提供不同觀點
03/31 12:01, 9F

03/31 12:11, , 10F
觀點出發點不同 覺得不要講啥打臉的 很容易起火氣
03/31 12:11, 10F

03/31 12:11, , 11F
至少這兩篇我都覺得言之有物 增進思考
03/31 12:11, 11F

03/31 12:43, , 12F
我跟what大的想法一樣 這個版歡迎有個人想法的文章
03/31 12:43, 12F

03/31 12:44, , 13F
只要提的出理由都是好文!!! 而您前面的那篇文因為
03/31 12:44, 13F

03/31 12:44, , 14F
寫的太簡略 可能您有在其他地方發過類似主題我不清楚
03/31 12:44, 14F

03/31 12:46, , 15F
, 不過也有很多人只看ptt, 因此講的如果不清楚恐怕引
03/31 12:46, 15F

03/31 12:47, , 16F
起誤會, 像impulse大講的主題就跟您的有差距.
03/31 12:47, 16F

03/31 12:51, , 17F
很感謝impulse跟mrso為我們示範和平有水準的討論^^
03/31 12:51, 17F

03/31 13:13, , 18F
謝謝各位的雅量容得下小弟的刻薄尖酸。
03/31 13:13, 18F

03/31 14:08, , 19F
台灣就是要有你們這些高手分享看法與資訊阿~~~~~!!!
03/31 14:08, 19F

04/01 10:53, , 20F
繼續期待好文^^
04/01 10:53, 20F

04/01 21:04, , 21F
其實原Po這樣說明就讓觀點很清楚了!也可以讓版友們瞭解立
04/01 21:04, 21F

04/01 21:04, , 22F
論的基礎是甚麼,又為什麼會讓您有這樣的感受。因為畢竟版
04/01 21:04, 22F

04/01 21:05, , 23F
上有老朋友也有新朋友,我想多說個兩句,有助於幫助大家自
04/01 21:05, 23F

04/01 21:06, , 24F
行去做判斷,而不是被比較單純的形容詞給影響!
04/01 21:06, 24F

04/02 00:15, , 25F
推這篇。 另外,即便以資方角度切入,行銷成本這回事是檯面下
04/02 00:15, 25F

04/02 00:15, , 26F
講的。 成功的行銷在消費者端,所感受到的依然是產品效度多寡
04/02 00:15, 26F

04/02 00:16, , 27F
(無論是有形或無形) 當我們開始向消費者解釋,企業砸了錢在
04/02 00:16, 27F

04/02 00:16, , 28F
行銷活動上,你們必須要"負擔"這點時,行銷本身已經失敗了。
04/02 00:16, 28F

04/02 00:18, , 29F
連sales都不應該hard sale,行銷如果走這種思維去面對消費者,
04/02 00:18, 29F

04/02 00:18, , 30F
那我覺得本位主義也太重了些。
04/02 00:18, 30F

04/02 00:20, , 31F
總之,如果老闆要砍行銷部門預算,那前一篇我覺得是合理回應
04/02 00:20, 31F

04/02 00:21, , 32F
但若是面對消費者,我會覺得該說法有點過度期待,過度要求。
04/02 00:21, 32F

04/02 00:22, , 33F
當然目前各位是站在"批評時應把狀況說清楚"的角度,也是沒錯。
04/02 00:22, 33F

04/02 00:23, , 34F
我只單純就行銷與消費者的關係,有些看法
04/02 00:23, 34F

06/21 22:22, , 35F
Push
06/21 22:22, 35F
文章代碼(AID): #1JEAl6M0 (Suit_Style)
文章代碼(AID): #1JEAl6M0 (Suit_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