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有人買過大地珠寶的鑽戒嗎?

看板Jewelry (珠寶板)作者 (LSP)時間17年前 (2008/05/31 18:55),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4 (看更多)
※ 引述《JasonChung (:))》之銘言: : 先不論一二十分的鑽石等級是否重要, : 不過我個人對於大地的戒台非常沒有信心(個人觀感笑笑就好 @@) ...Orz : 一樣是號稱 18K 的台子後買的大地會褪色, : 沒有泡溫泉、比起另一隻手別家的台子更不容易摩擦, : 可是兩年多就褪色, : 我是剛好戒台下方褪色的很工整 (XDD) 才發現(剛好戒台上下呈現不同色 XDD), : 就連櫃姐也說不出個所以然, : 就幫我送回去重鍍色,不過這部分是免費的。 : (啊 ...都已經褪色了不然妳還敢跟我收錢嗎 XDDD) : 因為是熟識的櫃姐,所以有回去虧了她一下,妳們還說不是鍍 18k 的台子, : 她還是很堅持說真的不是鍍的啊(啊不然妳跟我說送回去重 "鍍" 是怎樣 = =) 所有的戒指成品的最後一道工序就是"電鍍", 這樣金屬表面才會產生"鏡面"的光澤。 一般市面上講"鍍18K"或是"包K金"的商品, 底金大都是K金之外的其他金屬(銀,銅,鎳....等等),外面再鍍上一層K金。 而所謂的K金,就是指底金(金屬的原料)是"K金", 同樣的外面還是要使用"電鍍"的工序鍍上一層K金,這樣戒台才會有鏡面的光澤。 所以我想小姐是沒有騙你的。 表面那一層電鍍層磨損之後,就會跑出底金的顏色, 因為K金是黃金跟其他金屬的合金,所以底金會有一點偏黃。 越黃表示K金的成色越足。 台灣早期的K金算法跟全世界不太一樣, 台灣有分白K金跟K金, 其他地方只有K金,並沒有"白K金"這樣的名詞 白K金就是為了讓底金看起來比較白,所以會參入"金巴"金,而這個成份算K金, 也就是說,原本所謂的14K金,應該是含有14/24的純黃金, 但14"K白金"裡面大約只有12/24的黃金,還有2/24的"金巴"金。 近幾年為了與世界接軌,又加上有驗成色的機械, 而且台灣的消費者又一定要18K的產品,(美國對K金的認定是8K,日本是14K) 所以很多工廠開始生產實際18k金數的產品, 所以電鍍層摩損之後,就會露出黃金的顏色。 經驗看來是3成金(8K)以上就會有點黃, 所以戒指變黃應該要開心,表示金子含量夠。 不過表面電鍍層的原料好壞(藥水),也會影響電鍍的耐損能力跟光澤。 另外電員宣稱的倒底是不是足18K金的產品,其實不一定, 台灣不管如何,都說是18K, 18K並沒有比較好(美國都是8K),但消費者就一定要問是不是18K,還要不退色。 怎麼樣都不會退的一定不是 18k。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16.58.152

05/31 19:01, , 1F
感恩!學到^+++++^
05/31 19:01, 1F
文章代碼(AID): #18GIwhDa (Jewelry)
文章代碼(AID): #18GIwhDa (Jewel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