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百貨變臉求生 棄坪效拚「停留經濟」

看板Depstore (百貨板)作者 (月球上的人)時間9年前 (2016/07/21 21:54), 編輯推噓0(001)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其實這好像是之前的新聞,但最近又看到,話說大家去百貨公司~最常是因為什麼原因呢? 突然有點懷念小時候去百貨公司頂樓坐雲霄飛車還有小火車穿越球池XD 現在的頂樓幾乎都沒有遊樂設施了吧(超級遠目 ===我是短短的分隔線=== 六月端午節連假檔期讓各百貨公司的營收,比去年同期成長1~2成,但是在顧客優閒購物 的背後,一場百貨業的存亡戰,卻正在開打。 經濟部統計,百貨公司營收去年以4%左右的速度成長,但去年前十大百貨公司成長率僅 3%,低於市場,顯示其他競爭對手正在搶食市場。 競爭者來勢洶洶。 如今年開幕就吸引逾10萬人潮的三井Outlet折扣中心,以時尚、年輕訴求的ATT購物中心,南下獵地搶客。加上電商戰鼓隆隆,更讓百貨大老坐立難安。太平洋 Sogo百貨營運總經理汪郭鼎松指出,電商時代,將是對消費行為改變最大的時刻。 日本的零售市場,就是最佳借鏡,日本的百貨業營收在泡沫經濟達到最高峰,一年高達10 兆日圓,26年後衰退到剩下6兆2千億日圓,消失的4兆日圓,被轉移到專門店(如優衣庫 、Zara)跟折扣中心。 《現象》特賣會買氣下滑 辦劇場、設餐廳更能集客 --年營業額3,189億元的台灣百貨版圖將會如何移動?大家如何爭取生存空間? Sogo敦化館是最早的精品百貨,新光三越信義店則是百貨激戰區最早設立的百貨公司,兩 大百貨集團近期的轉變,是最佳的參考指標。 新光三越在最新的改裝中,把原本特賣會場,改裝成400坪劇場。新光三越台北信義新天 地行銷經理孫紹堃指出,「我們想打造來看劇,順便來買東西的商場。」過往信義劇場一 年演出100多場,擴大坪數後,預計加碼到300多場。 《經濟學人》引述研究指出,顧客的停留時間每增加1%,銷售業績就多1.3%。 然而,要發展停留經濟,對百貨業者也是新的修煉。 《趨勢》商場不是血拼地 須異業經營,靠氛圍留客 首先,他們得學異業經營。 汪郭鼎松指出,引入餐飲、劇場、策展都是為了停留時間,但百貨業者跨入「異業」並不 容易,以經營餐飲業來說,管線要另外牽,建置與溝通成本幾乎是服飾業的5倍。 拋棄坪效,打造讓消費者停留的空間,確實是一場冒險。 對百貨公司來說,手扶梯正前方是最黃金的櫃位。走進新光三越信義店A11的4樓運動潮流 館,這位子卻放4個櫥窗,8個人型模特兒擺出跳水、跑步等不同的姿態,孫紹堃指出,這 地方放一台花車,一年至少帶來1千萬的營收,現在寧願放模特兒,營造運動也很時尚的 氛圍。 全台坪效最高的Sogo也放棄坪效思維,把敦化館B1的精品Tiffany櫃位,改為客單價500元 的早午餐餐廳。敦化館最新改裝後,3成的專櫃都換新,精品櫃位由8成5降低到7成,進駐 的不再只是名品珠寶,反倒是腳踏車店,男士護膚沙龍與高級吃到飽餐廳。 《挑戰》對客戶要會想像 清楚客群,再鑽研其行為 最後,大家還得學會「想像」消費者的一天。要有特色,就須設定清楚想吸引誰,不能什 麼客群都要。 協助日本大型零售集團7&I旗下商場改造的商場顧問柴田陽子建議,日本的零售業者已進 化到想顧客的興趣是什麼?上班會不會戴領帶?希望在商場度過怎樣的時光?然後以一磚 一瓦都毫不妥協的態度,打造目標顧客想要的氛圍。這是日本突圍的方式,也是台灣所有 零售業需要學習的新課題。 文章轉載自http://www.storm.mg/article/138806 "百貨變臉求生 棄坪效拚「停留經濟」-風傳媒". Storm.mg. N.p., 2016. Web. 21 July 2016.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61.23.244.11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epstore/M.1469109261.A.C89.html

07/23 09:19, , 1F
日本都要倒光了,才來學日本十年前的know how?(草不可避)
07/23 09:19, 1F
文章代碼(AID): #1NaDGDo9 (Depstore)
文章代碼(AID): #1NaDGDo9 (Depst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