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腳穿鞋 別讓鞋穿腳

看板shoes (鞋板)作者 (世に廃れ者なし)時間16年前 (2008/12/28 10:45),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腳穿鞋 別讓鞋穿腳 中時 更新日期:"2008/12/28 04:34" 黃天如/台北報導 鞋子是雙腳最親密的夥伴,一雙好鞋能夠帶著我們上山下海體驗美好人生,但人們卻常穿 錯鞋,在所謂流行的旗幟帶領下,愛美女性長期削足適履到近乎「變態」程度的行為,亦 時有所聞。 台大醫院北護分院復健科主治醫師韓德生表示,從生理構造來看,人的腳可分為前、中、 後足,正常腳的中足亦即足弓部分,因為會有一定的弧度而懸空,所以,前足與後足必須 平均各別分擔人體50%的體重。然而,時下許多鞋子設計卻都違反上述最基本的生物力學 ,其中又以女人最愛的高跟鞋堪稱個中之最。 ■跟越高 前足受力越大 韓德生說,高跟鞋的鞋跟愈高,前足的受力便愈大、愈集中,醫學研究證實,當鞋跟高達 3吋時,穿鞋者全身體重將有8到9成會落到前足;換言之,當一個女性腳蹬4吋高跟鞋時, 就跟墊著腳尖走路沒兩樣,其中又以體面積相對受力較多的大拇趾與第二趾最辛苦。 因為長期穿鞋不當對足部造成傷害的案例很多,其中最多也最常見的就是大拇趾與第二趾 皮膚因過度受力與磨擦長出厚厚的硬皮,亦即俗稱的長繭。無奈的是,絕少患者會因此就 醫,甚至不視為一重要警訊而考慮改變穿鞋習慣。 ■高跟鞋穿上癮 腳趾嚴重變形 此外,多數高跟鞋除了高跟,還會搭配既窄且尖的鞋頭設計,除了復古的尖頭鞋,近年流 行的魚口鞋、巫婆鞋,在醫師眼中都是絕對不利足部健康的「刑具」,女性若為了愛美長 期執迷不悟,恐怕難逃大拇趾關節變形外翻的後果。 韓德生強調,所謂大拇趾外翻是指大拇趾因不當擠壓向外側第二趾偏移,甚至和第二趾重 疊在一起;雖有患者屬先天性遺傳大拇趾外翻,且明顯女比男多,但仍以後天穿鞋不當衍 生的病例最多。 他看過最嚴重的情況是一名「高跟鞋成癮」的年輕女性,由於長期穿鞋不當導致大拇趾與 第三趾同時向第二趾方向擠壓,以致第二趾完全騰空無法著地,且三個腳趾的蹠趾關節( 腳趾根部)全都變形。 嚴重的大拇趾外翻幾乎無可避免會在大拇趾根部向內側形成小隆突,偏偏突出處特別容易 與鞋子磨擦,惡性循環的結果就是引發滑液囊腫炎,症狀包括局部皮膚增生、發炎、潰瘍 等,必須仰賴吃藥、局部注射、復健甚至手術才能治療。 ■吸震好鞋 柔軟有彈性 那麼平底鞋就一定是有利健康的好鞋嗎?醫師的答案出乎意料是否定的。 韓德生說,一雙適合長時間步行,亦即能夠負荷一天之內步行1、2萬步以上的鞋,關鍵在 吸震效果。穿著吸震不好的平底鞋會對腳底板造成衝擊,尤其是扁平足、肥胖者,一不小 心就會穿出足底筋膜炎。 然而多數民眾將氣墊鞋與吸震效果劃上等號,且愈貴的氣墊鞋吸震力愈好的想法,卻又陷 入另一個迷思。 他說,一般所謂的氣墊鞋充其量只能達到通風,以及減少長時間穿著後足部異味的功效。 選擇吸震力好的鞋,最實際的做法就是用手壓壓鞋墊,再試穿看看,若感覺柔軟又有彈性 ,那就對了。 除了氣墊鞋,沙灘族最愛的夾腳鞋,近年相繼蔚為風潮的休閒鞋款還包括布希鞋、勃肯鞋 等,醫師眼中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韓德生說,一雙功能完整的鞋一定要兼具行走及保護的效果,而談到保護,只要是後跟缺 乏包覆的鞋款都不算及格。尤其在穿這類鞋時,人們會因為擔心鞋子踢飛,下意識改變足 部關節角度去設法抓住鞋子,所以走遠路非但不舒服,還可能造成傷害。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1228/4/1bxrq.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04.35.180
文章代碼(AID): #19LkWsLh (shoes)
文章代碼(AID): #19LkWsLh (sho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