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鞋底摩擦力的討論
看板outdoorgear (戶外裝備)作者blackbrid (blackbrid)時間5年前 (2019/04/01 12:53)推噓17(17推 0噓 23→)留言40則, 13人參與討論串1/1
要解釋鞋底缺乏摩擦力會打滑,要先了解為何需要需
摩擦力,首先我們先複習牛頓運動定律,當你受的合力為
零,你就會維持原本運動狀態,但當你需要改變運動狀態
就會需要外力,那甚麼叫做運動狀態改變。
第一是速度的改變 F=ma
第二是方向的變化 F=mvv/R
簡單來說根據物理定律來說,甚麼時候需要摩擦力,
以平面運動來說,就是在加減速或是改變運動方向才需要
,因此如果可以用穩定速度朝固定方向前進,是不需要摩
擦力的,所以當你速度控制忽快忽慢就會需要很大的摩擦
力來達成速度的改變,以上討論都是假設腳點是平的,腳
點不平的討論就不在此提出。
我上禮拜雨中練習有快十公里的濕滑石頭路面,這次
我盡量把速度控制穩定,整路幾乎沒有打滑的狀況,以往
為了擔心打滑,會走得忽快忽慢,往往反而更會打滑
簡單整理幾個不打滑重點:
1. 速度要穩定
2. 變換方向要小心
3. 腳點要平
PS 至於動靜摩擦力的比較,就不說明了,會更難懂。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9.232.1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outdoorgear/M.1554094403.A.585.html
推
04/01 13:29,
5年前
, 1F
04/01 13:29, 1F
推
04/01 13:29,
5年前
, 2F
04/01 13:29, 2F
推
04/01 13:30,
5年前
, 3F
04/01 13:30, 3F
推
04/01 13:30,
5年前
, 4F
04/01 13:30, 4F
推
04/01 13:31,
5年前
, 5F
04/01 13:31, 5F
推
04/01 13:31,
5年前
, 6F
04/01 13:31, 6F
微卡住就不是摩擦力的問題,這就可以另外討論
我是用較簡化的模型,以相同鞋底來說為何有些人比較會覺得滑
推
04/01 15:43,
5年前
, 7F
04/01 15:43, 7F
推
04/01 16:03,
5年前
, 8F
04/01 16:03, 8F
→
04/01 16:03,
5年前
, 9F
04/01 16:03, 9F
→
04/01 16:04,
5年前
, 10F
04/01 16:04, 10F
推
04/01 17:38,
5年前
, 11F
04/01 17:38, 11F
→
04/01 18:03,
5年前
, 12F
04/01 18:03, 12F
推
04/02 12:22,
5年前
, 13F
04/02 12:22, 13F
那是因為還有空氣阻力存在,但在爬山時速度遠比跑步慢很多
就可以忽略空氣阻力的存在
→
04/02 12:22,
5年前
, 14F
04/02 12:22, 14F
→
04/02 12:22,
5年前
, 15F
04/02 12:22, 15F
→
04/02 18:50,
5年前
, 16F
04/02 18:50, 16F
→
04/02 18:51,
5年前
, 17F
04/02 18:51, 17F
→
04/02 18:51,
5年前
, 18F
04/02 18:51, 18F
不同材質摩擦係數本來就不同,不過通常比較軟的材質
摩擦係數比較高,還有另一個原因是較軟,就會像版主說的
較軟可以適應地表變形而達到微卡住的效果
推
04/02 21:53,
5年前
, 19F
04/02 21:53, 19F
→
04/02 21:53,
5年前
, 20F
04/02 21:53, 20F
推
04/02 23:28,
5年前
, 21F
04/02 23:28, 21F
嚴格來說理想狀態摩擦力跟接觸面積無關
→
04/02 23:33,
5年前
, 22F
04/02 23:33, 22F
推
04/03 01:35,
5年前
, 23F
04/03 01:35, 23F
→
04/03 01:37,
5年前
, 24F
04/03 01:37, 24F
→
04/03 01:37,
5年前
, 25F
04/03 01:37, 25F
→
04/03 01:39,
5年前
, 26F
04/03 01:39, 26F
→
04/03 01:39,
5年前
, 27F
04/03 01:39, 27F
上下坡影響不大,如果你的腳點是平的話
有機會可以去走濕滑石階,試著去體會我說的概念
如果是斜坡(腳點是斜的)那就很吃摩擦力
光靠速度穩定是沒有用的
→
04/03 11:33,
5年前
, 28F
04/03 11:33, 28F
F1光頭胎,因為沒有紋路,是為了較好的側向支撐力
較少的輪胎變形,以及較多胎肉可以磨
如果接觸面積跟摩擦力影響很大,那怪獸卡車的抓地力最好
一般輪胎有胎紋是為了排水用的,不過會犧牲側面支撐力
接觸面積不影響摩擦力是在純鋼體靜止時才成立
→
04/03 12:39,
5年前
, 29F
04/03 12:39, 29F
側向支撐力主要是和胎壁有關沒錯
但你有胎紋在過彎時,會增加輪胎水平方向的變形量
※ 編輯: blackbrid (140.130.223.41), 04/03/2019 12:45:22
→
04/04 10:50,
5年前
, 30F
04/04 10:50, 30F
推
04/04 22:57,
5年前
, 31F
04/04 22:57, 31F
推
04/05 08:38,
5年前
, 32F
04/05 08:38, 32F
→
04/05 08:42,
5年前
, 33F
04/05 08:42, 33F
→
04/05 08:47,
5年前
, 34F
04/05 08:47, 34F
→
04/05 08:51,
5年前
, 35F
04/05 08:51, 35F
→
04/05 08:56,
5年前
, 36F
04/05 08:56, 36F
→
04/05 09:02,
5年前
, 37F
04/05 09:02, 37F
推
04/10 09:40,
5年前
, 38F
04/10 09:40, 38F
→
04/10 09:42,
5年前
, 39F
04/10 09:42, 39F
推
06/19 22:39,
5年前
, 40F
06/19 22:39, 40F
outdoorgear 近期熱門文章
PTT消費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