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精品業的泡沫化前兆-part 1

看板Brand (名牌)作者 (KSVGH surgeon R1)時間19年前 (2007/01/18 17:54), 編輯推噓5(501)
留言6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前一位網友提到DG要撤銷代理改直營 我直覺覺得這是很好的個案 可以指出 精品業(非單一指DG)泡沫化的前兆 而泡沫化的關鍵 就是精品業本身的炒作膨脹策略 讓我先拐個彎用Tom Ford做例子 Tom Ford個人的人氣跟媒體吹捧眾人跟瘋 無需我贅言 然而 隨著身價沿ㄧlinear relationship水漲船高 然而他帶給集團的利益成長 卻像是ㄧ條初速度極高的減速度曲線 (如同一個正圓的左上四分之ㄧ) 僅能上升至一水準plateau 等到這兩個曲線交會的時候 就是死亡交叉(dead cross) 此時 Gucci經營階層就不願意再付出多餘的capital投資在他身上 因為已無多餘剩餘價值 結果他帶著高度名聲(fame)卻失業 是的!! 我用"失業"兩字形容T. Ford處境 千萬不要以為是T. Ford有什麼遠大的志向 自己精心篩選工作機會 不!!!!!!!!!!!!!!!! 純粹就是這麼高薪 阻絕了他的工作機會而已 失去舞臺的演員終將凋零 你是Tom Cruise也一樣 我無特定政治立場 只是借台灣政壇ㄧ例 2000總統大選宋楚瑜票數高過連戰 但是選後延續至今若兩人PK 各位認為誰能勝出??? 擁有國民黨龐大資源跟舞臺的連戰 應該是贏家 關鍵在舞臺 失業長達一定時間(interval)之後 別的fashio group也不敢hire你 即便你曾是時尚界影響力最大的人之ㄧ ==認真魔人分隔線==認真魔人分隔線==認真魔人分隔線== 好!! 讓我們回題 以上廢話不看也罷 目的只是希望大家有個Dead Cross的線圖概念 各家精品紛紛收起代理權 改進直營…目的為何??? 很簡單 把代理商的利潤收進自己口袋 那risk of local marketing不就要自己一肩扛起??? 是 沒錯 商人們算好了cost/benefit ratio 一定是benefit > risk才會幹 那為何要一步ㄧ步走上絕路??? 很簡單 當品牌經營脫離了產品本身的質感與藝術感跟設計 剩下的只有炒作 炒作 跟炒作 各位回顧一下目前市場上 固定報導Hi-End的雜誌數量(GQ/men's uno/ easquire/Men's style/Next magazine/Appale daily….) 跟五年前的雜誌數量比較起來 成長幾倍 那麼精品要付出的廣告成本就多幾倍 把這個管銷成本當成Tom Ford那條線 這條線上升的更厲害 我個人評估不只是linear relationship 而是等比級數型的加速曲線 但是集團獲利卻如前所述的左上四分之ㄧ圓減速曲線 最終是plateau 這盤棋一樣是要走向dead cross 於是為了追求 或是講白了 擠出多一點點的集團獲利 固定每年漲10% 或是收回代理權以搶下代理商的利潤 (我相信這已經是極不得已的選擇了!!!!) Plateau is plateau. 很顯而易見的 命運已經走在前頭等著他了 收回直營的精品Versace/Burberry/DG…. who's gonna be the next? -- 無名相簿新增 2007 Jan. 香港購物節之旅 結論: Fashion Victim 的天堂; 信用卡的地獄 http://www.wretch.cc/album/magichea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4.98.12

01/18 18:01, , 1F
推阿
01/18 18:01, 1F

01/18 18:57, , 2F
哇!!這是jeans版bigbrain大.不敢在Diesel魔人前造次.XD
01/18 18:57, 2F

01/18 20:49, , 3F
好文推!
01/18 20:49, 3F

01/18 23:56, , 4F
好文推!不過我倒是抱持相當不一樣的看法就是了。
01/18 23:56, 4F

01/19 01:59, , 5F
樓上的....那我要看你的說法!~~
01/19 01:59, 5F

01/19 10:19, , 6F
那就....龍一交作業!!!!! :P
01/19 10:19, 6F
文章代碼(AID): #15hqF8oW (Brand)
文章代碼(AID): #15hqF8oW (Brand)